误区,需要澄清
首先,有几个关于儿童性侵认知可能的:
2016年,全国媒体公开报道的433起性侵儿童案中,778名受害者,其中59人为男童。
2 、性侵,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更高!
70%以上是熟人作案。
●2016年,公开的儿童性侵害案件433起,有788个孩子受到伤害,而隐藏案件比是1:7,也就是说实际发生的案件大于3000起,
这些人的身份包括:继父、养父、其他家庭成员、雇主、老板、培训学校的老师、公立学校老师等。
3、性教育不是肮脏的话题
传统的教育时代已经过去了,对孩子的性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家长、老师的必修课。
4 、性侵不只是针对大一点的孩子
仅仅2个月
在上海,公布过一起案例,最小的性侵受害孩子,。而在2016年公开的儿童性侵害案件中,7—14岁受害者居多,最小受害者不足两岁。
被性侵儿童的年龄越来越小,熟人作案的比例高得吓人!
这些血淋淋的数据告诉我们:
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1、告诉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交往,需要做到亲密而有边界。
人类学家霍尔认为“人际距离”可区分为:
亲密距离(0-0.5米),
通常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情人或恋人之间,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
个人距离(0.45-1.2米),
一般是用于朋友之间,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社会距离(1.2-3.5米),
用于具有公开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的个体之间,如上下级关系、顾客与售货员之间、医生与病人之间等。
公众距离(3.5-7.5米),
用于进行正式交往的个体之间或陌生人之间,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最远距离在7.5米以外。
2、 请用绘本形式的科普知识帮助孩子认知性别
很多孩子在被性侵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受到伤害,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性教育。
孩子认识自己的隐私部位之后,告诉孩子,这些部位除了自己,别人不可以碰,这是你的身体,如果有不好的感受要告诉“你信任的人”。(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
告诉小孩子:游泳衣遮住的部位就是隐私部位, 这些隐私部位是人性深处最隐秘的关于独立、自尊的部位,不能给别人看和摸。
对于隐私部位,告诉孩子:无论是谁想看想摸时,都要学会说“No”。
如果孩子的隐私部位受到他人触碰,孩子告诉爸爸妈妈,最先关注的是孩子的感受“你当时是什么感觉?怎么想的?”来引导孩子,千万不可指责羞辱孩子。
3、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家长要尽早告诉孩子:
1.不要独自到偏僻的地方,如无人管理的公厕等;
2.避免黑夜单独外出,如有特殊情况要家长来接;
3.参加活动或者见什么人尽量跟同学一起;
4.上学、放学或者外出时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尽量要结伴而行;
5.不单独和异性呆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即使是异性老师;
6.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或他人的饮料和食物;
如果
你的孩子突然,家长就要注意了!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孩子在受到强烈刺激后,会通过图画来展现出来。他们会对火和鲜艳的颜色有强烈反应,在画面中可能出现蛇和火的图案。
喜欢玩火
如果孩子突然,家长也要注意,有。
我们希望,不要再有如果!
儿童防性侵教育,家长首当其冲,责无旁贷!
如果我们选择了沉默,当下一个受害者再出现时,我们将以怎么样的心情去迎接我们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