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旅游 > 正文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今年广州的夏天格外地热,雨在五月份时淅淅落落地下个不停,到了7月伏起,最需要它的时候,老天开始吝惜每一滴水,天天挂出明晃晃的炽热阳光。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去往南昆山的高速路上,一阵太阳雨后,天边架起了一条七色彩虹

叶子中考结束,放眼世界,那里也不敢去,学校也善意提醒,不要跑的太远,还有个十多天就要报到了,新冠病毒喜欢出其不意,万一在当地被隔离,恐来不及回返。

南昆山上有大片的竹海,又很清凉,是个避暑的好地方,3小时内的渡假圈,非南昆山莫属,南昆山上的民宿,非木舍品莫属,几年前,晓奇君不甘寂寞,在南昆山游山写生时,目光落在了二坑村,与其说他是位设计师,不如说他是一位画家,他的随意小画,勾勒出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趣。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南昆山上 二坑村

山石间的老宅,山径路上的村人,山风里的竹叶,山雨外的迷蒙,每一幅都能引起我的共鸣,只可惜我不善挥笔泼墨,但我乐于欣赏那山外有山的山林之美。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南昆山竹海

晓奇看中了一座年久失修的旧宅,临着一条潺潺的小溪,溪的一边,竹林一片一片漫过了山坡,文人的情怀促使他停下脚步,红尘过于喧嚣,何不在此寻一清静之地,打造一个不同寻常的民宿。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21号民宿

这位须发染霜的中年人说干就干,生性喜静的他,一头扎进了繁琐的俗务,从拿地的谈判到具体的施工,从修旧如旧的保护到精心构思的细节,白发不知添了多少根,终于捧出木舍品21号民宿,次年,溯坡而上,又依山而建了木舍品八号民宿。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南昆山木舍品八号

午饭后小憩,约四点左右,避开毒辣的日头,驾车上华南快速接入广河高速,一路疾驰,驶入南昆山脚下的永汉镇,开始走上坡路,弯多路陡,小心慢行,有些急弯连续180度回转,叶子在看一处风景时,冷不丁又转到了另一处景色,快的让她猝不及防,戏言脖子都快断了。

最后的十来里路,成了无名的单行道,天空黑云翻滚,大风刮下的枝叶四散飞落,不一会,豆大的雨滴吧啦吧啦敲起了车窗,雨夜里,就一部车灯亮起,孤独地前行,叶子说,有点像是在斯里兰卡的感觉,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黑黑脸庞的朱迪载着我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山土路上,焦虑地寻找着哪家隐藏着的民宿。

二坑村在一个临近山顶的狭窄山谷里,缓缓下行时,看到有限的空地上停满了车,几家民宿一字排开,黄纸灯笼悬挂于院门屋角,看到了木舍品八号民宿的招牌,有一个半开放的室内停车位。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二坑村夜色

上到坡顶,有一块方方正正的停车场,可以容纳八九部小车,奇怪这么好的地方,居然只停了一部车,刚刚停稳,大雨骤然转成了暴雨,倾盆而落的猛雨,浇的小车如在水底潜游,透过车窗看八号民宿,像一幅美极了的泼墨画。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暴雨窗前的木舍品八号民宿

管家阿聪带了三把大伞来接,一开车门,皮座椅就湿了一片,她们母女先下车,我继续呆在车里听雨,雨小些后,我下车,站在别人家的屋檐下休息,屋主林小姐看见我,热情地邀请我进屋休息。

这栋四层高的楼,可以眺望对面,郁郁青山和无边无际的竹海,山边砌了一个大大的泳池,引山泉水如池,城里泡茶的山泉,在这里成了普通的洗澡水。

小村也就二十八户人家,其中二十七户姓林,一户姓张,张姓从百多里的紫金县迁来,不知为何选在这个地方,村里的路前些年才铺上水泥,况且还是单行道,想想七十多年前的泥泞陡峭,下一趟山是多么地不易。

林小姐在小小山村长大,后去广州美院求学,供职于外企设计,在美学教育上也颇有造诣,谈吐不俗,我见她父亲也是一脸的和气,不像一位在深山老林中耕作的农夫,看来客家人尊学的传统,在如此地偏人稀的一隅,也未丢失。

木舍品八号民宿,拾阶而上,分成了五个层次,一层是车库,放置了一台发电机。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八号民宿一层

二层有开放式厨房和挑高的餐厅和休闲室,门口的露台上,有一个长条形风雨廊,下面摆了一个长桌,相当于半露天的餐厅,客官们可以不惧风吹雨淋,一面看山,一边饮酒,脚边有一迷你小池,咕咕冒着水似涓涓泉涌。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八号民宿二层

长廊上顶着一个圆圆的鸟笼,墙壁上画着一只黑猫,墙角下画着一只白猫,推开大窗,一排细竹在露台边列成了行。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八号民宿二层

三层是管家休息的地方,好像还有一个棋牌室,门关着,不能一窥究竟。

我们住在第四层,共三间房,门上有个黄色的黄字光标,投影到地面,有一个白体的黄字,奇怪有那么多可选的颜色,我为何偏偏选了黄房,偏偏老婆还姓黄,叶子问爸爸是不是故意浪漫,制造了惊喜,我既不敢承认也不愿否认,如果承认了,她俩也不信,毕竟平时,我对所谓的浪漫总是嗤之以鼻。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八号民宿三层,我家住的黄房

房间里布置还是蛮舒服的,高于四星低于五星的标准,独立的卫生间和淋浴房,做到了干湿分离,大大的花洒一个在顶,一个手持,水流冲力流畅,内行人一用,就知道是品质行货。

阳台有一竹椅,仰背一靠,正要闭目养神,飞了一只讨厌的山蚊子,赶紧拉上纱门躲避,导轨细滑无声,还是做设计的人,对细节的把握比较到位。

举着雨伞,上到第五层,也是三间房,有青有蓝,三间不同的颜色,继续上一个斜梯,登到了第五层顶,一个大大的平台,有烧烤炉和大大小小的烧烤叉,雨蓬下的餐桌上,都是密密细细的雨珠。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八号民宿五层

沐浴后,人有些乏困,倒头便睡,半夜被凉醒,盖起了棉被,我们故意不开空调,在山中享受的就是最最纯净清新的空气,阿聪说:山里的负氧离子太多,人会睡得很香,年岁大的人,都不会早起。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21号民宿院角

天一亮,我还是起了个大早,山村安静极了,没有一丝声响,顺坡向下,路边有一只土狗也醒了,蹲在地上,不知想啥,看到我后,绕着我转,这家伙长的太难看了,我都懒着搭理,在这么山青水秀的地方,还长成了这样,实在是不应该,它也很识趣,见我对着溪流拍照,讪讪而去。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民宿门前的小溪

坡下的平地上,有一溜三个门的老房,屋顶都漏了,它的边上有块地正在施工,钢筋网起了一个长方型的框,拐过老旧的房子,见到一个竹栏围起的菜园,瓜果隐隐地挂在竹竿上。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21号民宿菜园

菜园边有一石径,小门敞开,跨进院落,溪流边排着一溜黄泥墙,大门上刷着白条框的崭新老屋,门牌上写着木舍品21号民宿。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21号民宿

一跨进这个小院,我就喜欢上了这一方天地,三只盛满清水的陶瓷水缸,浮着几片水莲,上面搭起了木架,爬藤顺着立起的竹栅栏匍匐到了水缸边。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21号民宿小院

栏外有一块一尺半径的亲水平台,可近观溪流,还有几步之遥的小台阶,直抵溪水边,和小溪来个亲密接触。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21号民宿亲水平台

沙发上浸湿了水,还好有几把竹椅,坐在椅上,听竹林里的鸟鸣,溪流里的水溅,有一种相忘于江湖的意境。

小院种了几株龙眼树,枝桠上结满了龙眼,下望,有一座小小的方形桥。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21号民宿门前小桥

小桥流水的对面人家,一家门锁生了锈,一家掩在草木丛中,一抹早来的阳光,扫在山上的竹梢上,一格格下移,逐渐染亮了半个山坡的竹林,辽阔的天空被昨夜的那场大雨洗的湛蓝。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木舍品21号民宿龙眼树

阿聪媳妇准备了早餐,白米稀饭配客家炒米粉,还蒸了一锅的红薯 玉米和鸡蛋,阿聪还在睡觉,他要九点起床,晚上睡的晚,一般要等到客人都休息了才去睡。

昨晚,阿聪亲自掌勺,炒了几个菜,蒸了一只走地鸡,鸡是自家养的,喝着山泉,啄着小虫长大,味道鲜的非一般名鸡可比,我直夸阿聪的厨艺,阿聪说主要还是食材好。

阿聪是土生土长的南昆山人,在海南当了三年兵,转业后又回到了南昆山,四十多年来一直围着南昆山转,这一辈子估计都不会离开。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二坑村 茅草屋

这位客家汉子很实在,除了牵挂在广州刚刚工作的女儿,就一心扑在了工作上,他带我去木舍品三期看工地,原来就是我早上去看到那块工地,他说木舍品16号民宿,预计今年年底就可以试运营了,那时21号和16号会连成一片,溪边有一个独立的泳池,池边修一条上下坡的栈道,会接上木舍品8号。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竹林里的小溪

工程不算太大,但想想所有的材料都要从山外运入,这个项目的建设也是挺不容易,几年前的二坑村,还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如今,在艺术的熏陶装扮下,越来越出落的漂亮水灵了。

寻觅在南昆山深处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