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旅游 > 正文

扶持实体书店 “保增量”更要“促提质”

应通过政府支持和创新经营模式,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书店,提高实体书店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书店焕发新的活力

据报道,近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召开2021年实体书店建设工作部署会,2020年北京市级实体书店扶持资金总金额达到1亿元,全市资金超过2.4亿元,极大缓解了实体书店在疫情下所面临的经营困难,未出现大规模的倒闭潮,相反却逆势上扬。

毋庸讳言,对于实体书店来说,这些年的日子实在不太好过。高昂的经营成本、凶猛的电商大战、消失的阅读人群是实体书店面临的巨大压力。特别是网络书店的低价营销,让实体书店难以招架。如此情形下,一些地方尝试实体书店突围,如书店进校园、进医院、进社区等。但由于区域小,经营手段单一,受众面不大,大都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相比之下,北京实体书店回暖复苏,且发展势头迅猛,既得益于政府财力支持,也得益于创新经营和服务模式,实现“实体”向“多体”转变,如扶持打造特色书店、最美书店、最具影响力书店。

事实上,与线上书店相比,实体书店的优势在于能丰富读者阅读体验,与读者深度交流。书店有其商业上的属性,书只是经营者与顾客众多交集中的一个载体,交集越多,价值才会越大。所以,实体书店的经营困境,不在图书本身,而是经营者的思维方式。换言之,实体书店欲走出经营困境,关键是转变经营模式,而与书店开在哪里无关。书店开在哪里,系列读书活动就开展到哪里,也就能够把广大读者吸引到哪里。

可见,扶持实体书店,“保增量”更要“促提质”。事实上,北京实体书店“逆袭”,给各地实体书店转型突围提供了有益范本:应通过政府支持和创新经营模式,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书店,提高实体书店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书店焕发新的活力。对于书店的经营发展来说,光靠卖书不可能存在竞争力和生命力。未来书店的形态将会发生一些变化,专业卖书的书店将会大幅减少,而复合型书店会不断增多。具体来讲,实体书店应探索出一条以学术、文化沙龙、电影、音乐、创意、生活等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品牌经营模式,为读者搭建一座提供开放、探讨、分享服务的公共性的文化服务平台。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