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单位错时延时开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志愿服务工作,加强保障能力,确保在2021年底,福建省文化和旅游、文物系统管理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全部实施错时、延时开放,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通知》明确,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要建立错时开放机制,因地制宜推迟上午开馆时间、顺延闭馆时间,为上班上学群体和游客参与文化活动、参观展览等提供方便。省直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要带头落实错时开放机制;各地各单位要对接群众文化需求,试点在夏秋季、重点节假日期间,开展延时开放服务,对公众需求较大的部分基本服务项目实施夜间开放服务;各地各单位要建立长效机制,推动错时、延时开放常态化。福建将适时开展延时、错时开放优秀案例评选,进行示范推广。
《通知》要求,为确保文物安全,遗址类、古建筑类的文物区和非文物区可执行不同的错时开放机制,保障基本服务;要积极拓展流动文化服务,鼓励探索公共文化设施嵌入旅游景区景点,阅读服务、群众文化艺术服务进入景区景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融入历史人文内涵、增设文化服务项目,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服务中心;鼓励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在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广场、文化创意园区、步行街和景区景点等,创新打造一批融互联网服务、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于一体的城市书房、清新书苑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大力推进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建设,积极开展数字文化服务,积极探索应用现代化讲解手段。
《通知》提出,各地各单位要加快搭建志愿服务管理平台,成立文化志愿服务中心或文博志愿者委员会,制定出台管理办法或章程,规范文化志愿服务者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招募、登记及管理工作;把志愿者队伍培训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志愿者培训,通过培训班、介绍经验、分析案例、观摩考察等形式,提升志愿者的服务素质,增强志愿者的服务本领,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要加强工作激励,定期开展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案例评选工作,提升志愿者的荣誉感。
《通知》要求,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要将错时、延时开放作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与错时延时开放工作相匹配的人事、保障和激励制度,确保错时延时科学有序开展。各地各单位要增加年度财政预算,探索建立公共文化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对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和设施进行捐赠和投入,参与支持延时错时开放工作。同时,积极挖掘典型,及时总结形成优秀典型案例,并进行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