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旅游 > 正文

智慧旅游营造“诗与远方”奇妙场景

“太神奇了,站在这里就能和大足石刻对话,了解大足石刻的前世今生。”观众王先生感叹道。原来,这是大足石刻利用MR大屏,结合动作识别与AR技术,在实体造像基础上叠加虚拟场景,让体验者与千年石刻“对话”。

8月23日至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行。国内众多行业标杆企业的新成果、新应用纷纷在现场呈现。科技营造出未来“诗与远方”的奇妙场景,让游客体验到未来旅游的无穷魅力,成为展会上的一大亮点。

智慧旅游提升管理服务

走进中国—上合组织数字经济合作展馆智慧旅游展厅,1300平方米的展厅气势恢宏,科技感、未来感十足。

其中,“重庆市智慧文旅广电云平台”是该展厅的明星项目。该平台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与重庆旅游集团联合共建,以“公共服务+产业消费+监督管理”为职能定位,以建立普惠重庆全域的文旅广电云示范和行业数据标准为目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图像处理、AR(VR)、网络通信技术、软件系统集成等多项先进技术,融合文化、文物、博物、旅游、广电等领域,以“一中心、三平台”的架构,让政府机关、企业机构和公众游客形成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银联商务展台展出了山城通平台、银杏云游智慧文旅消费大数据分析平台、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等成果。其中,银杏云游智慧文旅消费大数据分析平台是集数据采集、监测、展示、分析及管理于一体的景区可视化数据管理平台。

中国联通展台展出了重庆市游客大数据平台、全国旅游态势平台、一码游、景区一体化管控平台系统等成果。其中,重庆市游客大数据平台依托中国联通的海量数据以及成熟的行业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融合12301权威机构数据、旅游行业OTA数据、舆情数据、消费数据、气象数据以及互联网数据,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行业监测。

“重庆—发现上合之旅多语种云展厅”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推介和展示了上合组织国家的相关文化和旅游推荐信息,涵盖上合组织推出的中国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巴基斯坦拉哈儿莫卧儿王朝遗产、俄罗斯金环等遗址,让观众一站式“云”游上合组织国家的文化和旅游美景,开启了一扇了解和认知上合组织18个国家文化和旅游的新窗口。

中国—上合组织数字经济合作展馆智慧旅游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文化和旅游大数据采集、治理、分析,为行业监管部门及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决策管理、运营与行政管理、用户服务、大数据调查与分析、产业升级等多维度管理服务工作,必将为智慧旅游行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沉浸式打卡提升游客体验

活动现场,推出了多个科技互动项目,甚至可以让人“穿越时空”,体验未来文化和旅游新趋势,吸引不少观众互动体验。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台,以一张晚清老地图《增广重庆地舆全图》,运用融合AR、VR技术的混合现实MR技术,让人“走进”地图。体验者通过佩戴HoloLens全息设备,便置身于晚清时期的街道、店铺、码头等场景中,通过人、场景、真实文物、虚拟内容等之间的融合和互动,生动讲述文物背后故事。展台上还有200件三峡精品文物视频供观众浏览。

在凤凰数字科技展台展出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动态数字长卷,运用三维引擎技术,对原画元素进行3D模型创建,让画中元素动起来、 活起来,给人带来入画、入景之感。在《心相山水》触摸交互项目中,观众还可以触摸屏幕上自由移动的山水、桥梁、建筑等素材,随心组合,设计出自己心中的千里江山图景。

在重庆旅游集团展台,“川渝无界 美旅无限·成渝文旅双晒窗”暨双城双晒共促成渝发展主题活动正式发布。现场,主播通过“成渝文旅双晒窗”与成渝各大景点的“成渝文旅双晒窗”实时联动,带领大家穿越至重庆解放碑、成都宽窄巷子等成渝地标,探访地道好店,品鉴特色美食,讲述历史故事,全方位展示成渝地标的独特魅力。

重庆市旅游集团副总经理杨静介绍:“通过‘成渝文旅双晒窗’,可以看到成都宽窄巷子、锦江绿道与重庆山城巷、解放碑、洪崖洞、乐和乐都等旅游目的地的在线连线和两地游客的在线互动情况。接下来,我们还将在全国范围更多景区景点落地,实现跨区域的互联互通。”

让智慧旅游更便捷

智慧旅游如何变得更智慧,让旅行更加自由便捷?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智慧旅游分论坛上,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在中国:融合让智慧旅游更智慧”“大数据智能技术赋能智慧旅游发展”等主题展开交流探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对话。

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旅游多源数据感知与决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国胤表示,智慧旅游是运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和装备,充分准确及时感知和使用各类旅游信息,从而实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体验的智能化,促进旅游业态向综合性和融合型转型提升。游客对智慧旅游的主要需求是定制化的旅游服务、精细化的体验、个人数据隐私安全;景区对智慧旅游的主要需求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安全、完善的网络设备和终端、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动力;行业主管部门对智慧旅游的主要需求是强有力的行业监管手段、高精尖旅游大数据人才、统一的技术和数据标准。

在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孙若风看来,智慧旅游应该更有广度。首先是文化和旅游融合,指向艺术美学;其次是文体康旅融合,指向生命美学;最后是旅游与相关行业融合,指向生活美学。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秦定波表示,接下来,重庆将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引入智慧旅游技术,建设国际智慧旅游景区,推动国际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