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旅游 > 正文

山西召开全省文旅业提质增效与主体倍增工作座谈会

8月27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全省文旅业提质增效与主体倍增工作座谈会。全省11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及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酒店、艺术团体的代表,就当前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就市场主体倍增、提质增效提出了建议。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提质增效,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服务业提质增效推进大会上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问题导向,落实政策举措,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要在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上下更大功夫,围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质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现代商贸、体育休闲、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服务业,不断扩大有效供给,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服务业提质增效大会精神,召开座谈会,梳理总结文旅市场主体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短板,积极应对舆情暴露的痛点、难点问题,增强做大做强文旅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在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要求全行业全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服务业提质增效推进大会精神,聚焦供需两端,优配套,补短板,提品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境下,创新理念,苦练内功,挖掘潜能,激发活力,坚韧图存,主动适应疫情对市场的重塑,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在产品迭代、内涵提升、链条延长等方面多下功夫,切实增强做大做强文旅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为下一步迎接市场回暖打好基础,创优条件。

王爱琴指出,文化和旅游行业关联度高,溢出效应、带动效应强,要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市场意识,加大文旅产品供给、优化结构、提升品质,着力激发消费潜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一要丰富业态,完善链条,加快文旅产品提质扩容和大众文旅产品供给。把好的资源变成好的产品,好的产品完善好的配套,好的配套加上好的服务,促进市场主体丰富客体思维,逐步扭转数量少、规模小的劣势。二要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做活市场主体存量,做大巿场主体增量。高度重视行业发展关联性高的特征,在旅游要素保障方面坚持换位思考,注重服务,优化游客体验,实现市场主体与游客良性互动。三要主题促销,丰富业态,涵养生态,保护形态,积极推动形成新的休闲旅游消费热点。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街区以及夜间消费集聚区,做强一批独具本地特色的“晋菜”和有地标性的风味小吃,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文化娱乐商业融合的夜间经济街区,在消费券中增加文旅版块,扩大文旅消费券参与商户范围。四要健全体系、支撑发展,推出更多便民优惠措施,营造良好旅游氛围。支持开通往返周边景区、高铁站、飞机场、集散中心等区域之间的旅游客运专线,有条件的地方要将客运专线公交化,发行全省域、市域以及跨市域和跨省域的“旅游一卡通”,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开设“游客吐槽”通道,主动向游客展示积极友好的营商服务态度与决心。

王爱琴强调,作为行业管理者,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及时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以高度负责、坚强顽强的工作态度与作风,积极协调各方,推动问题解决,在政策创设、人才培养、金融支持及平台营销等方面主动发力,推动市场主体规范提升,做强做大。各文旅企业要充分珍惜机遇,为全省转型发展蹚新路。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