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旅游 > 正文

弘扬革命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当地业界引发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当地文化和旅游业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弘扬光荣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通过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传承红色基因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米脂县城东南的杨家沟革命旧址。习近平参观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等,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习近平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令当地文化和旅游业界备感振奋,很受启发。“总书记在毛泽东旧居驻足时间比较长,询问得比较多。我们一定不忘总书记的教诲与嘱托,传承好红色基因。”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馆长常天民说。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期间担任讲解员的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副馆长刘翠霞说:“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二次到陕北的黄土地考察调研,他对陕北的建筑很熟悉,对这里的历史非常了解,能听懂这里的方言。我原本的紧张被总书记的温和与和蔼化解,感觉像家里来了亲人一样,温暖亲切。”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仔细察看旧址布局和部分复原场景,参观有关专题展陈。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位于疏属山下的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肃静古朴,展厅里有两行字十分醒目:“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开展地方党史的编研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共享党史编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书写好党的红色家谱,更好地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在习总书记考察期间担任讲解员的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科负责人马航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绥德考察,体现了一个主题,那就是传承。”绥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马世飞表示,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一名工作者,将进一步把“传承”这个主题理解透,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传承好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为绥德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弘扬传统文化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位于绥德县文化馆内的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由陈列室、展演厅、传习所、剧场四部分组成,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是展示、展演、传承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地。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那绥德三十里铺村……”在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陕北民歌传承人薛林才向习总书记表演了一曲《三十里铺》。“见到总书记非常高兴,更有动力了。我们要把陕北民歌发扬光大,让我们下一代的娃娃们都能唱出陕北民歌的滋味。”薛林才激动地说。

负责当天讲解工作的绥德县文化馆讲解员李利娜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十余年,参与过不少下乡送演出及非遗宣传活动,总书记的嘱托让她更加意识到身上的责任。“今后,我要继续做好非遗的保护者和宣讲人,把非遗传承好,成为优秀的群文工作者,给乡亲们送去更多文化滋养。”

绥德县文化馆非遗办主任延保霞说:“我们将抓住机遇,肩负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建设美丽乡村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听取了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西沟村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情况介绍。习近平指出,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过去,高西沟村土地荒芜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在60多年的探索实践中,高西沟村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近山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荒坡险洼种柠条,通过实际行动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这里梯田层层盘山头,金秋果香飘满沟,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碧彻映青山,平展坝地喜丰收,俨然“塞上江南”。

近年来,高西沟村依托自身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农家乐增加至50余户,并建成了占地4平方公里的农业生态旅游区。游客的到来,为村子带来了可观的收益。2020年,村里生产的数十万斤瓜果、杂粮及家禽等,没有出村便销售一空。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表示,习总书记对高西沟村生态治理的认可,激励高西沟村人砥砺奋进。下一步,该村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与旅游公司开展合作,开发针对中小学生的特色农业研学游,让城里的娃娃们到村里体验耕种和采摘。“我们将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建设生态旅游示范村、文明富裕小康村。”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他强调,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更大胜利。

近年来,郝家桥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形成了集现代农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帮助村民实现多渠道增收。去年底,郝家桥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43元。在今年2月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郝家桥村获颁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郝家桥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喜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建成旅游服务接待中心,从吃住游购行等方面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带动村民增收。”

为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召开党组(扩大)会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表示,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引,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要以编制好陕西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为抓手,推动陕西丰富的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加大对陕西戏剧、黄土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长征文化等的研究力度,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文化品牌、文旅融合品牌。要充分利用十四运会举办契机,积极有序开展各类文化和旅游活动,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助推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发展,为陕西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