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旅游 > 正文

中秋假期广东文旅市场逐步回暖 省内游需求旺盛

中秋假日,受福建莆田等地突发疫情影响,广东文旅市场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自驾游、亲子游、乡村游、生态休闲游等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广东各地景区、文化场馆迎来出游小高峰,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20日,广东全省5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9.9万人次。广东各大景区、文化场馆纷纷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力促人气回升,市场回暖。

中秋氛围浓

近日,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内锦绣中华民俗村将“嫦娥奔月”和“神舟飞天”融合,组织了“嫦娥与宇航员相遇”的“快闪”活动,同时还举办了顶缸、柔术、抖空竹、耍中幡等民俗活动还原传统中秋的意蕴氛围。

中秋节小长假期间,深圳欢乐谷举办中秋游园会,汉服爱好者们身着各式霓裳欢聚一堂,共同领略传统文化之美。每天日场前100名穿戴装扮符合要求的汉服爱好者,可免费畅游日场欢乐谷。

岭南印象园与广府婚俗文化传承人——“八姑姐”合作,举办婚俗文化宣传活动,邀请游客品美食、开盲盒、放花灯,体验传统文化。

广东各地的文化场所也举办了丰富活动,例如“粤书吧”举办了节日氛围浓厚、主题丰富的活动,将传统民俗文化与读书相融合,吸引广大游客在良好氛围中感受“粤读书·悦旅游”。

广州民俗博物馆——陈家祠是广州地标景区,这里将时下年轻人喜爱的剧本杀游戏与景区旅游相结合,精心打造原创沉浸式实景剧本杀。广东省文化馆特别推出节庆“叹”非遗——中秋节系列活动,以一场中秋美食品鉴会以及两场中秋体验活动,满足广大市民的味蕾,唤醒大家对于传统节日的记忆,让传统文化走进人们日常生活。

夜游正当时

中秋佳节,夜游正当时。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举办了中秋锦绣灯谜大会、国潮打卡地、重力体验馆、快乐星球灯、祈愿灯廊等活动,营造出浓烈的中秋氛围。

在广州,珠江琶醍景区将以“灯月有戏”为主题举办古风灯会,融合赏花灯、猜灯谜等多种创意玩法,打造蕴含传统文化特色的新型灯会。花都融创文旅城举办相“月”融创活动,现场呈现直径10米的超级大月亮,邀请“玉兔、嫦娥”到场,演绎优美动人的传统故事;同时,游客还将体验动感潮流的荧光夜跑活动,感受时尚运动的魅力。

中秋小长假期间,广东多个文博场所恢复夜间逛展。广东省博物馆夜间开放,并推出“红色热土 不朽丰碑——沉浸式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包括沉浸式导赏、露天电影放映会等,为游客打造别样的观展体验。

韶关博物馆举行“韶博奇妙夜”中秋雅集韶关市博物馆夜间开放主题活动。韶关博物馆的广场上挂起了红灯笼,竖起了古建筑造型的“小地摊”,将“地摊”文化带进了博物馆,许多民间的手工艺人参与此次活动。

在珠海,九洲控股集团策划出品的首部海上实景光影剧《九洲船说·相约大海》在伶仃洋上上映,以独特的海上夜景灯光秀表演,点亮大湾区的夜空。

省内游热闹

中秋假日,广东各地文化和旅游活动精彩纷呈,文旅市场持续复苏。

中山市深入挖掘“红色+研学+旅游+教育”融合发展与创新研学旅游产品体系,邀请广东省内各地亲子家庭组成“广东人游中山”红色研学亲子自驾欢乐游体验团,开展“欢庆佳节 趣享中山”红色研学文旅主题活动。

广州、韶关、梅州市等地着重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一批批游客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革命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中秋小长假首日,深圳举办了《深圳十二时辰》大型文体旅宣传推广活动,本次全媒体大直播围绕“创新”主题,全天、全域、全景、全网深度挖掘、生动展现、互动体验深圳的山海资源、文旅产品、特色美食、艺术产业,文体设施,体现了深圳充满创新力、活力、魅力的旅游发展态势。“深圳十二时辰”成为深圳最火的热词,深圳地标平安金融中心、京基100滚动播放标语“深圳十二时辰”,不少市民的手机微信也收到了深圳假期旅游宣传推广内容,超520万网友围观网络直播活动。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