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文物局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江苏省文物事业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规划》明确,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以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题,以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为工作主线,以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驱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规范管理,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规划》要求,“十四五”时期,江苏要重点实施文物平安工程、文物保护与考古工程、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工程、博物馆品质提升工程、科技创新工程、文物活化利用工程、文博人才强基工程等7项工程,32个重点项目。到2025年,实现保护水平显著提升,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考古工作制度更加健全,保护管理力度持续壮大;革命文物系统保护扎实推进,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彰显;博物馆体系布局更趋完善,公共服务效能优质高效等目标。《规划》提出,要推出一批大运河、长江、海上丝绸之路等专题文化遗产旅游精品线路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一批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规划》要求,江苏各市应组织编制完成本地区的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与世界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规划相协调,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分级分层落实责任机制,做到责任落实有主题,经费投入有渠道,工作任务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