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滞留旅客信息、发布疫情防控信息、检查景区景点等文化和旅游经营场所疫情防控落实情况……近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工作人员以疫为令,“逆行”冲锋在防疫前线,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兵贵神速,跑出文旅加速度
10月19日10时,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变化,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主持召开厅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启动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严格按照省联防联控机制工作安排,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根据会议精神,甘肃省启动了文旅系统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安排部署具体防控措施。
同时,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立即起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兰州、酒泉、嘉峪关、张掖四市关停文化和旅游经营场所和经营活动,取消各类演出、展览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停止旅行社跨省旅游业务;要求省内其他地区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剧院、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按照“非必要不外出”原则,加强文化和旅游系统内部疫情防控,加强工作人员自身安全防护。
《通知》发出后,甘肃省各类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防控要求和相关信息也通过多家网络媒体向公众播发,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等新媒体阵地开展政策宣传、教育引导。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在此轮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应对、行动迅速,为疫情防控工作高效开展争得先机。
勠力同心,打好疫情遭遇战
疫情就是一面镜子,检验的是党史教育的成果,反映的是干部的态度、能力、作风。10月19日中午开始,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闻令而动,兰州、酒泉、嘉峪关、张掖四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立即进行动员部署,全面关停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和场所,斩断疫情传播链条。
在兰州,文化和旅游执法人迅速出动,10月19日当天检查全市各类经营场所141家,现场监督关停,防止人员聚集。在甘南,文化和旅游部门结合实际,提出了健康码、行程码一项都不能少,戴口罩、量体温一样都不能缺,勤消毒、常通风一环都不能丢等疫情防控“十条要求”,组成五个工作组赴各县区督查疫情防控工作。在天水,文化和旅游部门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场所,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兰州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更是指导旅行社劝退内蒙古旅游团队预订,要求涉及内蒙古旅游线路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和居家隔离,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杀菌,督促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同时,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每天安排专人对本地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统计,为甘肃省委、省政府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决策指挥提供准确数据。
践行使命,尽锐出动战疫情
10月19日至23日,按照工作安排,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加班加点摸排在甘肃境内旅游团队情况,要求甘肃境内所有旅游团队立即停止行程,妥善安置游客,主动联系疫情防控部门,等待上门进行核酸检测,并按照疫情防控部门要求,协助符合条件的游客返程。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在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有效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全员行动、尽锐出战,深入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和场所开展宣传动员,帮助旅行社联系临时安置酒店,全力保障游客住宿、就餐、就医、购物等需求,以实际行动为游客服务。
自10月19日以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744人次,检查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7999家次;全省累计关停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和场所3776家,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全省疫情防控大局贡献了文化和旅游力量。
此外,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甘肃省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主动担当,认真倾听每一个游客诉求,妥善协调解决每一个问题,真心实意换取留甘肃游客的理解支持,用真情服务化解“隔离墙”,搭起“连心桥”。张掖、嘉峪关等地不仅积极做好滞留游客情绪安抚、生活保障、核酸检测等工作,还赠送景区免费门票,邀请他们疫情过后再来旅游。
截至10月24日,在甘滞留的外省旅游团队共28个、游客425人。滞留的本省旅游团队2个、60人(2个兰州旅游团正在酒泉市金塔县集中隔离,核酸3次均为阴性)。目前已有98名符合返程条件的滞留旅游团队游客有序返回家乡,甘肃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将持续为滞留游客做好咨询服务和各项保障工作,全力协助游客安全返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