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荟萃八方美味的天街梦食代内食客如织;居于闹市的四十二中悦书房,迎来一位位挑灯夜读的奋进者;开启“夜间模式”的逍遥津公园内,欢笑声此起彼伏......一个个热闹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是合肥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区夜经济的缩影。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近年来,淮河路步行街区顺应广大市民游客夜间消费新需求,不断探索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产品、新业态,让市民游客在多元消费场景中,感受传统又潮流的“烟火气”,为合肥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注入不竭动力。
高位引领 营造新环境
2019年12月,《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实施夜间消费载体建设改造3年计划,结合淮河路步行街区申报第二批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串联李鸿章故居、逍遥津公园、明教寺等旅游景点,打造市级核心夜间经济集聚区。
今年6月,合肥市夜间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2021年合肥市夜间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提出支持夜间消费载体建设改造、支持文化场馆等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引导市场主体创新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
今年7月,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全省夜间文旅消费宣传推广大会,全面宣传和推广全省十佳“夜游街区”、十佳“夜读空间”、十佳“深夜食堂”等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产品,深入挖掘安徽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内涵,积极打造安徽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新标杆”,做优做强安徽夜游消费“大蛋糕”,努力在全省营造良好的夜间旅游消费环境。
抓住政策利好,淮河路步行街区积极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产品、新业态,展现三国文化的撮造山巷、蕴含庐州人文风情的北油坊巷、极富科技感的“庐阳之窗”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夜间文化和旅游项目、产品相继涌现。
庐阳区老城保护更新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庐阳区相继出台了《庐阳区推动商贸零售业转型发展扶持政策》《2021年庐阳区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鼓励打造夜间经济示范点,制定文化和旅游产业夜游奖励政策。同时举办了“夜庐阳”生活节,免费发放价值300万元的消费券,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推动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扩容提质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业态融合 激活新消费
“作为全国少有的‘百年商业老街’,淮河路步行街始终秉承‘主街繁华时尚、后街市井烟火’的理念。”合肥庐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张晖介绍,近年来,该街区持续推进资源开发、项目开发、产品开发,围绕“夜游、夜赏、夜娱、夜宴、夜购、夜读、夜宿、夜市”进行特色文化和旅游项目打造。通过更新改造和业态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一条条小巷焕然一新,成为极具人气的网红夜游打卡地。
入夜后,位于淮河路步行街区的鼓楼巷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品尝特色美食,感受城市烟火。这是淮河路步行街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去年7月改造完成后,鼓楼巷告别了曾经的脏乱差,引入了特色业态,融入了古典元素。“鼓楼巷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干净了,有序了,人气也更旺了!”在附近居住了20余年的合肥市民王冰见证了鼓楼巷的变化。
漫步在勤劳巷中,整体营造的唐风古韵给人以穿越历史长河之感,街道两侧店铺鳞次栉比。改造后的这里,有环境、有文化、有仪式感,能拍照打卡、能满足舌尖味蕾,成为市民游客逛街后“歇脚”吃饭的又一新选择。
相比后街小巷里的美食和“烟火气”,震撼、新潮、科技的裸眼3D大屏《庐阳之窗》,带给市民游客另一种体验。
华灯初上,淮河路步行街上,席卷沧海的金色巨龙“跃出”大屏幕,精彩逼真的3D立体画面轮番登场,吸引无数游人驻足观看。由庐阳区老城保护更新管理服务中心与合肥庐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联合打造的安徽首块裸眼3D大屏《庐阳之窗》为游客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太震撼了!科技感十足,感觉巨龙要冲出画面了!”游客不时发出声声惊叹。除了腾飞的巨龙,画面中还融入了潮平岸阔的巢湖、飞檐翘角的中庙等众多合肥元素,展示合肥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张晖介绍,《庐阳之窗》自今年6月亮相以来,前来观看的游客络绎不绝,俨然成为街区对外展示合肥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旅游+科技”为街区赢来了无数客流,催生了包罗万象的夜间经济。
主客共享 铸就新品牌
做好配套服务、打造主客共享的空间,是集聚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晚上7时,位于步行街区的四十二中悦书房人气火爆。满满当当的书籍整齐摆放在书架上,暖色灯光让人倍感温馨。自2019年3月开放以来,处于繁华闹市的这家深夜书店为“夜读人”提供了一方安静舒适的阅读天地。
近几年,该书店在庐阳区有关部门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夜间经济新模式,发展成为集阅读、活动、展示、休闲和四点半课堂、便民服务点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
书店店长刘晨表示,下一步,书店将继续为读者点亮“夜读之灯”,以市民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创新探索夜间经营模式,促进实体书店焕发新活力。
逍遥津公园作为合肥开园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的景区,承载着几代合肥人的记忆,深受广大游客喜爱。今年7月以来,提升改造后的逍遥津公园在满足游客多元消费需求的同时,也拓宽了本地市民的公共休闲和文化空间,绘就出一幅“主客两宜、近悦远来”的美丽画卷。
“我每天都带孩子来这里散步,这里的风景和空气都很好!”家住周边的合肥市民刘女士表示,这里有热闹的游乐场,也有安静的跑道,很适合家庭夜晚休闲娱乐。
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不仅是公园对外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成为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淮河路步行街区深入挖掘多元文化,开展集“夜购、夜品、夜游、夜娱”四位一体的促消费夜经济活动,推动夜间经济向富有人文内涵、彰显城市底蕴的方向发展,打造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
科技赋能 实现新管理
“科技为‘文化+商业’提供了高效的管理方式。”张晖介绍,智慧应用为步行街区管理和配套服务提升不断赋能。漫步在步行街上,智慧厕所、智慧垃圾桶、智慧灯杆、智慧座椅等多种类智慧应用设施星罗分布,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带来新的消费体验。
近年来,淮河路步行街区围绕“智慧街区”建设,开发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24小时全天候“线上淮河路”。在街区智慧指挥中心,全方位、全天候的智慧指挥系统,实现了“街区有导览、消费有分析、交通有引导、管理有水平、安防有保障”,为消费者和商家保驾护航。
科技赋能为街区管理提供新动能、新手段,在打造夜经济、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公共服务同样从不缺失。庐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文化和旅游局相继出台了《关于打造高质量淮河路步行街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淮河路步行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通过构建管理制度体系,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营造诚信守法、文明有序、健康绿色的消费环境。
与此同时,街区不断修炼“内功”,进一步完善消费诚信体系,通过设立投诉中心和投诉处理点,在第一时间当面受理和解决消费纠纷。此外,街区还开通了24小时投诉电话,保障消费者夜间消费维权畅通便捷。
“步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行列,是淮河路步行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的又一新起点。”张晖表示,下一步,淮河路步行街区将以文化为魂、旅游做媒,推动“夜购、夜食、夜娱、夜游、夜宿、夜演”业态全面优化升级,以高质量、种类多元的夜间消费活动丰富市民夜间消费体验,助力安徽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