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6日,第29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简称“广州国际旅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举行。作为国内创办历史最早、举办时间最长的大型国际旅游展览会之一,广州国际旅展经过28年的发展,已成为海内外旅游同业广泛关注的国际性专业展览会。在本届广州国际旅展中,“沉浸式”成为高频词,多元感官体验聚集于一体,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度。
老土豉油东坡肉、五柳菜松子鱼……广州国际旅展现场专门设置了粤菜师傅工程广州“百厨百店”展区,刚刚走进展区,豉油豆香裹挟着肉香扑面而来,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品尝。粤菜师傅现场展示拿手菜品、表演刀工、雕工、摆盘等绝技绝活,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粤菜师傅工程广州”百厨百店“展览在场景视觉设计上融合了广州特色标志元素,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沉浸式展示各涉农区“百厨百店”培养成果。广州白云、增城、从化等七大涉农区的参展企业团队,将自身“粤菜师傅”品牌的特色与建设成果一一呈现,打造了“美食+文化”的盛宴。
今年,广州红色旅游首次亮相广州国际旅展,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等在红色广州魅力羊城专区亮相。市民游客戴上VR眼镜,可身临其境般体验革命年代的战斗场景,感受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文创产品让只存在于书本的“历史”看得见、摸得着。在文博文创展区,南越王博物院带来了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地层关键柱仿制作品,通过层层叠压的生活轨迹,零距离重现广州2000多年的城市发展脉络。其间推出的“华夏霓裳美”汉服主题走秀表演,展示了汉服与礼仪的华彩与魅力。现场身着蓝色锦纹华服的演员最为引人瞩目,据南越王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介绍,演员身着的是宋代皇后的祎衣,也叫翟衣,是专门聘请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华文化大讲堂”团队来做的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到场,成为本届展会的热点。古琴、广彩、广州榄雕、广绣、红木宫灯、打铜、点茶、饼印、剪纸、泥塑等非遗项目在非遗传承人深入浅出的讲解下愈加有吸引力。在永庆坊展区,游客可以体验国家级非遗项目“香云纱”的制作。“能在同一个场合一次性了解那么多珍贵的非遗项目,这样的机会太珍贵了。”有观众表示。
广州民宿首次集中亮相广州国际旅游展。广州民宿协会秘书长沈莉莉说,民宿不只是住宿,而是汇聚城市和乡村生活和文化的要素,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因此,多家广州旅游等级民宿带来了最热门的体验。
在民宿展区,吾乡石屋民宿带来了剪纸体验,箐木山舍带来了木工体验,溪云民宿的手工篆香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围观。“没想到广州有那么多精彩的民宿,以后有机会要去专门打卡!”不少观众表示,旅游展现场的民宿专区“太美了”,已经迫不及待地拍照分享到朋友圈。
沈莉莉表示,本次民宿体验专区充分展现广州民宿发展的历程,民宿类型的迭代发展,从“吃”民宿到“住”民宿再到“享”民宿,让民宿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流动的艺术长廊和创新的文化传承方式。
随着东京奥运会的举办和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欢迎。今年广州国际旅展顺应潮流引进了“体育”元素。在展会现场,105℃体育旅游嘉年华展区成了人气最旺的区域之一,不少游客在排队体验射击、射箭。有游客表示,在电视上看奥运选手射击很精彩,一直想试试,没想到在旅展现场能体验到,希望以后有更多景区提供这样的项目。
在该展区的露营区,各种帐篷成为拍照打卡的热门背景,健身达人在此展示攀岩、跳绳、潜水、尊巴舞蹈、骑行等。观众们还可以在现场自我挑战,体验绳索攀爬。据展区负责人曾毅介绍,该区域分为海、陆、空三个部分,海洋部分以潜水摄影展和器材展为主,陆地部分以营地为主题,将户外场景挪到展会中,空中部分则将滑翔伞体验带到现场,旨在让游客体验到更多体育项目,也为旅游项目开发打开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