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旅游 > 正文

山西“十四五”期间将大力促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12月14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深入解读《山西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提出,将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通产业边界、推动跨界融合,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据介绍,《规划》紧抓全面开启交通强国建设山西篇章新征程的战略机遇,明确了发展目标:争取到2025年实现市市通高铁航空、县县通高速公路。围绕发展目标,《规划》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升交通运输客运服务品质等八个方面,提出70项任务举措,着力构建内畅外通、多极辐射、经济高效、智慧互联、集约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四小介绍, “十三五”期,山西省“四好农村路”特别是“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成绩斐然。5年完成投资突破100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84万公里,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车,广大农民群众实现了“出门有路、抬脚上车”。

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点。项目开展以来,统筹推进旅游公路主体、慢行、景观、服务和信息五大系统建设。规划的1.3万公里旅游公路,目前已建成5472公里(其中,黄河一号旅游公路2040公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1328公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2104公里),连通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74个,覆盖非A级旅游景点185个,有力支撑了全省旅游业发展。同时,山西省发布了《旅游公路设计技术指南》《旅游公路管理办法》等标准制度,为全国旅游公路建设提供了现成经验,交旅融合发展被交通运输部列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山西将重点实施旅游公路建设再提速工程,今后三年每年将建成2500公里以上,确保2024年全面建成“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网。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山西将统筹交通枢纽与游客集散中心布局和功能衔接,在主要机场、高铁站等加强旅游大巴服务供给,开设小汽车、房车等租赁业务。加强景区“最后一公里”道路建设和服务组织,在主要景点周边建设汽车和房车营地,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商旅、休闲等设施。鼓励在重点旅游景区、传统村落、休闲农业聚集村、休闲农园、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农家乐”等乡村特色旅游区域开通城乡旅游公交线路。研究利用省内普速铁路组织开行旅游专列,探索“一票到底、随上随下”的新票制。鼓励发展通航空中观光、低空旅游业务,打造“空中看山西”品牌。大力发展数字化交通新消费。鼓励发展定制公交、网约车、汽车分时租赁、共享单车、共同配送等新消费业态。鼓励发展观光、休闲、运动、探险等多元主题的体验交通消费模式,打造旅客出行与公务商务、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相互渗透的“交通移动空间”。同时,大力实施“交通+产业”工程推动农村公路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农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等。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