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改革创新十佳案例、优秀案例。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加快文化旅游强区建设的进程中,广西文化和旅游行业不断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减,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广西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用地改革的“桂林模式”
面积达3000多亩的桂林逍遥湖景区,曾在项目启动阶段遭遇用地难题,导致项目迟迟未能启动。因为有关政策规定,旅游项目用地不分类别,全部要按照建设用地报批或者征地,景区开发一时间只能是纸上谈兵。
桂林市旅游用地“新政”实施后,这一难题终于得以解决。“新政”规定,旅游景区中未改变农用地、未利用地用途和功能,未固化地面,未破坏耕作层的生态景观用地,可按实际地类管理,不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这条新举措,让原本不可能建成的桂林逍遥湖景区于2014年成功落户,2800多亩土地保留了自然生态景观,仅有200亩用来建设停车场、酒店等设施。
以上案例只是桂林市探索旅游产业项目用地分类管理、分类供应机制的一个缩影。分类管理,破解了旅游项目落地瓶颈,一大批旅游项目得以上马开工。桂林旅游项目用地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跻身改革创新十佳案例。
2013年6月,原国土资源部批复《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同意桂林开展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促成引进融创文旅城等100多个旅游产业用地项目,33个重大旅游项目用地申请获得批准,总投资达587.73亿元。
通过实施旅游产业用地规划管控制度,桂林市探索出了旅游产业用地分类管理、农民利用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和分享收益的管理模式,建立了符合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和要求的科学化、差别化、精细化、生态化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
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桂林将重点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进一步深化旅游产业用地改革。
“易地搬迁+旅游开发”的南丹模式
广西曾经是经济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战中,旅游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优秀案例河池市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和旅游开发项目,说的就是生活在南丹县的白裤瑶少数民族是如何通过开发旅游实现整体脱贫的。
白裤瑶主要聚居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和八坪瑶族乡,这里曾是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为有效解决白裤瑶聚居区的贫困状况,南丹县在征求贫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和旅游开发项目,建成了里湖王尚等3个安置点,修建了2471套安置房,安置扶贫移民1.35万人,配套建设了广场、幼儿园等公共设施,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家瑶寨”。
为让白裤瑶同胞“住得下、能发展、可致富”,2019年10月,南丹县以白裤瑶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为主、以优势产业融合发展为辅,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促文兴旅十大行动,引导安置区群众自主创业,加速培育特色民俗旅游产业成为安置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该县持续打造“南国避暑胜地•世界白裤瑶乡”旅游品牌,推动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持续升温。
南丹县还努力盘活土地资源,通过流转土地经营、出租土地收取租金等方式,培育新型“小主人”。这一模式不但彻底解决了1.35万群众无稳固住房问题,还为南丹旅游后发崛起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1300多户近万名贫困群众搬穷窝、斩穷根,实现持续长效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邱玉红说,南丹县实施的“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和旅游开发项目,创新了“易地搬迁+旅游开发”模式,推动了南丹县乡村旅游发展,保护了白裤瑶民族传统文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样板和宝贵经验。
创新理念提升品牌影响力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我们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加强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资源整合,推动广西文旅融媒体云平台建设,进一步巩固区直文化和旅游系统宣传阵地。”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主任才巍说。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承担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和4家新媒体平台的运维任务。运用媒体的力量,助力打造“秀甲天下壮美广西”文化和旅游品牌,是该中心的主要职责。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语境,该中心通过打造文旅新IP、搭建话题、发布创意视频等多元化方式,推动内容生产与时俱进,不断创作和输出优质内容,促使传播方式迭代更新,提升新媒体的叙事与表达能力,助力广西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打造。
今年举办的“金牌导游说广西”2021广西导游短视频大赛,在7天时间内,吸引了11万从业人员参加线上培训,并创作了广西文旅宣传短视频。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媒体账号抖音、视频号等征集短视频591个,新媒体话题播放量达1.6亿次。
今年“壮族三月三”前夕,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媒体账号推出的《感恩党跟党走——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宣传视频快速刷爆朋友圈,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转载,影视演员王鸥的转发起到了快速引流作用;抛出“三月三玩出新花young”话题、开展话题大赛、号召网友晒出具有广西文旅特色的三月三“打开方式”等,将有关“壮族三月三”的话题阅读量推高达5700万次;推出的一套以“刘三姐”为主题元素的创意贴纸道具,以及相关线上创意任务,更使得话题播放量超过11.3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