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省直文旅系统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战疫情 我先行”专项行动。吉林文旅人纷纷逆流前行,披上防护服坚守一线,用实际行动助力抗疫。
“请问是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吗?我是经开区临河街道党办,根据省直机关工委、市委组织部部署,我们现在请求你们支援志愿服务人员。”一阵急促的声音,让正在等待任务的党员突击队员迅速行动起来。
“我先去,我报名,我家就在临河社区旁边……”不到半小时,吉林省文化考古研究所、省交响乐团、省戏曲剧院、省曲艺团8名队员到位,熟练地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手套,全副武装准备完毕,立即奔赴临河风景小区,协助开展第三轮全民核酸检测工作。从15时至22时,队员们分组协助收集核酸样本、封袋、计数、封箱、处理医用垃圾等,完成20栋楼2679名居民核酸检测工作。
闻令而动,有令必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隔离管控、保障协调、厅直防控、志愿服务等小组在各组长带领下,各司其职,履职尽责。居家办公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党员群众、下沉社区的党员突击队队员严格落实社区防控要求,协助开展“敲门行动”、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设立小区封控卡点、向居民发放核酸检测盒,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您好!外出买菜一定要把口罩戴好。”“大爷,外出遛弯可不能人员聚集哦!”……身穿“大白”套装,王天净与刘梦娇卡点值守,一声声提醒让居民备感暖心。
她们是“战疫情 我先行”专项行动中仅有的两名女性党员,被分配到老小区多、零散楼栋多的岭东社区,帮助街道进行重点人群监测、记录,疏散聚集人群,劝阻走亲串友的居民,宣传防疫知识,设立交通路障关卡,排查、登记过往人员信息等工作,为抗疫一线增添了一抹“巾帼红”。
阳春三月,长春的气温却并不高,寒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为了节省防护服,王天净与刘梦娇从早上到晚上,从“最冷的时候”到“最冷的时候”,连续站岗。“社区居民心疼我们,给我们送热粥、花生露、厚袜子和雪地靴。”王天净说,一次值守时,她由于太疲惫,趴在卡点的桌子上睡着了,睡梦中听到写字的声音,睁眼看见有一位居民自觉地在登记本上登记,看见她醒来,居民说:“姑娘,你太累了,再睡一会儿吧,登记我自己来就行。”让她十分感动。
疫情当前,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积极落实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工作部署,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担当志愿者,下沉社区支援防疫。多名党员志愿者下沉到长春市的多个社区,负责老旧居民楼卡点封闭式管理、到各居民楼下通知居民做核酸、配合社区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等工作。
抚松县群众文化活动团体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在职的团体成员在单位报名,离退休成员在社区内报名,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入户排查、卡点执勤工作。在抚松县文化馆的带领下,部分文艺团体创作了诗朗诵《大美吉林我的家》、儿童诗朗诵《防疫宣传知识》以及快板、书法等抗疫文艺作品。
按照抚松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统一安排部署,抚松县文化馆面向全县群众文化团体发起了防疫物资捐赠活动,得到全县13个群众文化团体的积极响应。活动共收到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等消杀防疫物资和方便面、矿泉水、饼干等保障物资14类,由相关工作人员分别捐赠给抚松县中医院、抚松县南关社区、抚松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包保的锦江木屋村,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位于敦化市的吉林省5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雁鸣岛农鱼乐园、万豪国际大酒店、北国旅行社等文旅企业也捐赠了大量防疫物资。
此外,省直文旅系统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文化宣传阵地作用。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各级党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和数字资源,不断丰富线上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并通过官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持续为居家群众提供优质的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助力全省疫情防控工作。
风雪中的坚守、一箱箱防疫物资、一部部文艺作品,构成了吉林抗击疫情的有力后盾,彰显了吉林文旅人共克时艰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