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所在地,10年来,乘着赣南苏区振兴东风,赣州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实现旅游收入从2011年的135.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528.8亿元,旅游接待人次从2011年的1764万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1.4亿人次,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20%以上。
讲好红色故事
赣州是“红色故都”,共和国从这里走来、长征从这里出发。赣州深挖革命遗址遗迹资源,每年配套近亿元资金,支持红色旅游项目提升改造为培根铸魂的红色教育基地,把赣州打造成为讲党性、讲忠诚的红都圣地。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在江西率先响应。目前,赣州段全面启动了22个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6%,已完成投资额约27亿元,长征历史步道于都段示范段、信丰县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战场遗址保护项目已基本完工,于都长征学院、瑞金干部学院二期土建工程完成98%,进入内外装修阶段。
赣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忠华说:“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对挖掘和彰显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价值的重要意义,让长征蕴含的丰厚文化和精神资源进一步鲜活起来。”
9月10日教师节,赣州多地组织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喜迎二十大 红培传基因”“看变化 感党恩”“赓续红色血脉 争做时代新人”等红色培训活动,体验了“跟着总书记再出发”“新长征 新时尚新于都”等8条红色培训线路。
赣州市于都县青年教师钟志松体验红色培训活动后表示,今后要常带孩子们来红色景区参观体验、到革命遗址遗迹聆听红色故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期间,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演出的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进行线上演出。该剧于2021年4月公演后,在各地巡演40多场次、线上公演10场,观众达5000多万人次。
近年来,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项目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去年5月开园的赣州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230多万人次。其中,暑期日均接待游客近万人次。自今年5月江西恢复跨省团队旅游至今,赣州累计接待旅游团队2100多个、游客23万人次,七成以上游客赴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体验。
做好生态文章
多年来,赣州市深入贯彻“两山”理念,全市建立了国家级森林公园10个、省级森林公园2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3个、省级湿地公园7个。赣州市森林覆盖率达76.23%,是全国十八个重点林区和十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目前,赣州市已经建成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33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凸显。
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围绕“一核三区”布局,赣州深入实施龙头引领工程,将江南宋城、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大余丫山、龙南客家围屋等项目,成功打造为中心城区、红色片区、生态片区和客家片区的引领项目,助力赣州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
推动市场发展
今年,赣州持续推动72个续建、17个新开工的重大文旅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额1139.8亿元,已经完成投资460多亿元,今年将完成投资65亿元。七鲤古镇、阳明心城、功夫动漫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建成投入运营后,将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的龙头项目。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赣州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多措并举实现文旅市场逐步复苏。
为助企纾困,赣州梳理制订了纾困政策41条、文旅招商优惠措施20条,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市县两级共发放电子消费券1.74亿元,预计拉动消费近20亿元;累计安排1200多万元资金,奖补旅行社组团旅游,开展与周边城市游客互送,鼓励旅行社承接机关单位、企业、中小学研学团队。截至目前,全市129家旅行社中,已为115家旅行社办理了暂退质保金业务,累计暂退质保金2925万元,为14家新设立旅行社办理暂缓缴纳质保金。
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赣州将把赣南苏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休闲旅游后花园、区域性文化和旅游中心城市和全国红色旅游一线城市,让苏区儿女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