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饺子为例,北方人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吃,天津人却吃出了自己的范儿。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双重叠加,天津民俗形成了一种南北兼容,自出机杼的格调,
天津鼓楼文化节。供图/图虫·创意
01 馃子馅饺子,有多特别?
农历新年的第一顿饺子,天津人必须要吃素馅。
国人的所有习俗无非期盼美满,讨个口彩。天津的素饺子,特别在馅料,真是海内一家,别无分号。
白菜、香干、芫荽、红粉皮、馃子、腐乳、麻酱、香油必不可少,
这种馅显然过于简陋,现在的津味素饺子发明人不知是谁,取材可比清代的小家碧玉丰饶多了。余者各家依据口味爱好随意增添,如香菇、木耳、胡萝卜等。
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中的春节包饺子场面。供图/视觉中国
想惹怒一个天津人,给他一根疲软的馃子就足够了。
天津人不止一天是从一根馃子开始,一年同样如此。大年三十,是炸馃子小贩生意最好的日子,每家都要备好初一饺子的拌馅主料。
在天津,馃子,光炸得金黄不够,不能有任何疲软的迹象已是最低标准。供图/视觉中国
红粉皮也是津沽特产,专门用于春节和婚嫁时,粉皮染成中国红,透着一分喜庆。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开封泡好的腊八醋,天津人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
关于天津素饺子的馅料为何这般配置,相声泰斗马三立倒做过他的诠释:图麻烦。
02炒菜面 ,最热络的家常宴席
饺子够麻烦,可这更麻烦的还在后头。
天津捞面。供图/汇图网
津门童谣: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盒子往家转(赚)。
北方物产贫瘠,现代物流诞生前,北方餐桌远不可比江浙、闽粤、湖广、巴蜀。饺子、面条对北方人是最大的犒赏,北方的重要节日基本就是它们当家。
天津捞面五花八门的菜码,比面条更像是主角。供图/图虫·创意
炒菜面,卖点在炒菜二字,这是一种低廉的宴席。
老舍先生的名作《骆驼祥子》,刘四爷做寿,嫌大家送的寿礼少,于是大发牢骚:要知道这样,不如请他们吃炒菜面呢!
何谓低廉?这种宴席,任何饭庄都不做,纯粹的家宴。蓬门荜户,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没有资本下酒楼应酬亲朋,炒上几个菜,配上热乎乎的打卤面,有酒有菜,有情有义,这种家宴在清咸丰、同治年间风行于北京下层家庭。
天津老话说得好: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图为配料包含多种海鲜的八珍豆腐。供图/图虫·创意
炒菜面在北京早已绝迹,天津人却把它发扬光大,大年初二这一天必不可少。
初二是女儿回门的日子,姑爷是为门前娇客,泰山泰水二位大人必要盛情礼遇,炒菜面就是这天最好的选择。
过年一定要在家吃上一顿炒菜面是天津人的执念。
炒菜面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彼时穷人的社交需要,这种吃法从来没有进入北京的中上层家庭,在天津,则是不分贵贱的最大公约数。如今,出外用餐也非普通家庭不可企及的,但
天津捞面。供图/视觉中国
过日子,说到底过的是家里放松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