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社会 > 正文

北京延庆:农村助老有了随叫随到“村里人”

昨天,延庆区旧县镇米粮屯村空巢特困老人王旭东家的小院儿里很热闹。志愿者王莲月和其他几位大姐三下五除二地把院儿里拉秧的黄瓜架拔干净,平整好土地,紧接着又和灰浆给房子刷大白、贴墙纸。看着小院儿里这么热闹,今年82岁的王旭东老人也开心地和大伙儿聊了起来。

这群干活干脆利落的大姐身穿统一的绿色T恤,背后“缙慈志愿服务队”几个字特别显眼。她们是延庆慈善“1+1”空巢助老项目中的一支助老志愿服务队。57名志愿者为旧县镇23个村居委会140位空巢特困老人提供为老服务。昨天,王莲月还刚刚获评延庆区十大“最美善行人”的称号。

老爷子住的一溜4间砖瓦房看上去很是老旧。他指着房梁说:“之前屋里房梁塌了,幸亏她们来给我修整,支起来了。”王莲月说,农村特困空巢老人很多都有房子整修的问题。过完年,她们还特意给老爷子修房顶,就怕下雨漏水。

王旭东是服务队在米粮屯村服务的4名老人之一,每个月志愿者都要固定来几回。平时,老爷子有需求,志愿者也是随叫随到。这不,前两天王莲月刚去医院帮老人取药,今天又趁着天气好和大伙儿来给老爷子收拾房子整整地。

延庆区民政局党组副书记王玉玲介绍,延庆慈善“1+1”空巢助老项目自2016年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区15个乡镇137个村902名志愿者,为全区1163名高龄空巢残疾特困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服务。

王玉玲说,农村老人和城里老人的养老需求不同。农村老人不愿离家,他们更想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养老,能够经常与亲朋好友、熟人见面。由邻居、乡亲作为志愿者为老人服务,最能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和生活习惯。

为此,延庆区实施“慈善+志愿+社会组织”服务方式,即区慈善协会负责整体指导、管理、提供资金保障;每个乡镇则组建一支助老志愿服务队,设1名队长,并成立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村里再设置1名至5名小队长,主要负责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记录服务情况。

如此一来,区、乡镇、村三级管理和服务人员都是“村里人”,尤其是志愿者和老人生活在同一个村子,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基本相同,对老人的家庭情况、个人需求比较了解。志愿者都懂农活,深知农村生产生活如何照料。而且,志愿者和受助老人采取就近结对方式,可以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随叫随到,让老人更有安全感。

种地、砍柴、打核桃、修缮房屋、雨天紧急避险……基本上,“老人需要什么,志愿者就干什么”。王玉玲说,志愿者开展的都是“乡情菜单”服务,付出的也是“亲情劳务”,因为都是本乡本土的街坊邻里,志愿者几乎就是像照顾家中亲人长辈一样照顾这些老年人。

据统计,延庆区慈善协会于2016年至2017年使用“共产党员献爱心”捐款60余万元,今年则争取项目资金177万元。平时,为志愿者提供推子、血压计、音响设备等服务老人需要的工具,让志愿者“干活不贴钱”。此外,还为所有助老志愿者团体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延庆区还将一些成熟的乡土志愿服务队,孵化成的乡镇助老服务协会,近日就有八达岭镇、康庄镇、大庄科乡3个延庆乡土志愿服务队获颁社会组织铜牌。王玉玲介绍,授牌后,符合条件的志愿服务队成立社会团体并依法登记,将为今后高效开展助老服务提供合法专业的平台,比如协会成立后,可开展宣传、培训、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对外交流、接收政府部门资助和社会捐赠等活动,还可承接政府的购买服务项目,协助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助老工作。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