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生活 > 正文

国内最长过海地下管廊工程贯通

5月28日,随着中铁二十二局集团三公司工人操作泥水平衡顶管机抵达接收点的机头井,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第二处过海工程——机场快速路过海段全部贯通。这是我国目前长度最长、顶管作业管径最大的过海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中铁市政(厦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吉林说,总长19.75公里的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是经财政部和住建部批复的厦门三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之一,也是厦门首个以PPP模式建设的市政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避免路面反复开挖、架空线网密集等问题,并提高管线抗灾能力。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项目经理温春荣介绍,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是目前厦门埋深最大、断面最大的管廊项目。过海段工程是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重点和难点。该项目有两处过海段工程,分别是沿大嶝大桥和机场快速路两处的过海段,地质复杂,地下顶管作业还要克服海底不良地质处理、长距离顶管轴线精准定位、废泥浆零排放等多项难题。

为此,项目部建立技术小组,大力进行科技攻关,并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他们研发了高精度地质探测技术,实现了对地下孤石群的精准勘探,并研发设计出一种复合型刀盘泥水平衡顶管机,通过增设滚刀,采用栓接及可更换背入式的一体式滚刀,成功攻克了地下大孤石难题。技术小组还创新了激光精准制导系统,解决了长大距离顶管的定位测量难题,这个管廊过海段贯通实际误差在5厘米以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线抗灾能力,建设单位还在中国铁建自主研发的综合管廊智慧管控平台上,集成“三维建模+GIS可视化管理”、机器人巡检系统、无线传感系统等科技,环境、安防、火灾预警、语音通信等十余个子系统,通过综合集成、各监控系统之间的数据高度融合,实现了高效智能的管廊运行管理。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三公司技术人员检查管廊设备。孔祥文摄

\

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孔祥文摄

\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