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冉隆楠)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卖早餐不再是门口支个摊这么简单,如今也要搞线上线下一体化了。想必很多消费者都有这个烦恼:上班即将迟到,但买早餐还要排长队,最后不得不放弃购买。不过,最近上海早餐市场杀出了新业态盒小马,主打网订柜取,力图解决排队痛点。
8月12日,盒小马在上海宣布六店同开,除了上海光启城门店,还有位于长宁区的凌空SOHO店、徐汇区的飞洲国际店、闵行区的中庚漫游城店、普陀区的近铁城市广场店和品尊国际店。加上黄浦区的歌斐中心首店,盒小马如今在上海共开出了七家门店。
据了解,和传统早餐售卖方式相比,盒小马显得更有科技感。在用户没有到店的时候,可在盒马App上提前下单,然后到门店的自提柜扫码取餐。整个数字化履约在2分钟内完成,完全不占用分秒必争的早高峰时间。
据了解,盒小马是由盒马旗下的早餐新业态Pick' n Go孵化而来。Pick' n Go于去年7月1日在哥斐中心开出首店,主要由人工柜台和自提柜组成,更像一个早餐档口。
而升级后的盒小马门店,平均面积不超过30平方米,每个门店设有24个取餐柜。主要提供煎饼果子、波霸蒸包、手抓饼、点心、豆浆、粥等各种中式早餐,加上少量的西式面包、咖啡,总计约40多种商品。据盒小马相关负责人介绍,门店的自提柜在早高峰的周转率极高,每柜每单平均用时仅130秒,创下了早高峰峰值超过500单的纪录。
实际上,盒小马这一品牌原本源自大润发与盒马合作的业态。合作版的盒小马更像缩小版的盒马鲜生,主打生鲜售卖、店仓一体、周边三公里配送。不过,自2018年开出首店后,盒小马运营了不到一年时间,就传出了首店停业、上海中海环宇荟店改为盒马mini等消息。目前,合作版盒小马已经逐步淡出市场,大润发孵化出了自己的mini店品牌“小润发RT-mini”,定位社区生鲜超市。
品牌“回归”盒马后,盒小马也不再售卖生鲜,而是杀入上海的早餐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新版盒小马的早餐定位也和上海市早餐工程升级不无关系。据上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早餐工程升级版将从三个维度展开:大力推动“便利店+早餐服务”“新零售+早餐服务”“流动餐车+早餐服务”“互联网平台+早餐服务”等创新模式的发展,让早餐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
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创新监管,盒小马在申请相关证照上省了不少事。据悉,盒小马提供40多种餐品,均为新鲜制作。原有现制现售按照小类(小餐饮证)发证,每个小类都有一定的面积要求。自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落实本市早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认可自提柜等模式可作为新的就餐模式,并放宽了最低面积要求后,盒小马得以在不设立就餐区的情况下申请小型餐饮店,并可申请热食类食品制售大类资质,解决了餐品类别的限制。
此外,审批流程也非常高效。据悉,盒小马新开的六家门店,最快的仅用两天时间即完成了主要证照的审核。
与盒马其他业态一样,盒小马的成功升级,也意味着复制速度会加快。据盒马CEO侯毅透露,到今年年底,盒小马将沿上海地铁站开出60家门店,覆盖核心办公室楼、商圈、高密度社区。如今,2020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刚开出七家门店的盒小马能否完成年底开店60家的目标,中国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