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活动票务平台Eventbrite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EB’。股价开盘报36美元,最高攀升至39.30美元,收盘时上涨59%至36.50美元。”
l 年度最佳IPO? 活动产业独角兽亮相纽交所
作为美国票务和线下活动平台的独角兽公司,Eventbrite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在线活动策划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为个人或企业举办各种活动(免费或付费),用户可免费注册并方便地使用其各种与活动组织和推广相关的在线工具,近年来还更新和添加了部分社交分享功能。
通过近几年的几次收购以及融资,Eventbrite在2018年的营收额有望达到3.25亿美元。众多美国专业投资人士表示,Eventbrite此次IPO时机恰到好处,未来的几年内,Eventbrite所在的在线票务市场潜力巨大,市场规模很有可能扩大两倍。
同时行业已经注意到,消费者对购买”体验“的兴趣已经远超过购买实体物品,而票务公司掌握着大众对于“体验”不断变化的消费口味,作为活动管理方和售票系统,Eventbrite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口味变化的趋势,有着长期的发展潜力。
l 探索Eventbrite的成功之路:线下体验是一种社交货币
Eventbrite成立于2006年,刚开始流量大多来自谷歌。随着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的腾飞,越来越多人通过社交分享而了解到Eventbrite平台上的活动。
Eventbrite随着Facebook和Twitter腾飞绝非偶然,社交图谱的增长、与Facebook整合的程度以及社交分享的爆炸。基于社交发展的这三点,使得活动产业迅速发展,而且更适应社交化趋势。
由Eventbrite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的年轻人(18-34岁)是十足的“体验一代”:他们中89%的人在过去的一年中参加过至少一场现场活动,而这一数字在三年前是69%。年轻人开始逐步选择线下体验去塑造身份,带动一些积极的改变,开阔视野并跟周围人建立实实在在的联系。社交媒体现在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方式,48%的受访者说参加现场活动才能让他们有东西可以发在社交媒体上,78%的受访者说他们非常喜欢看其他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特别有意思的活动体验,73%的人说他们认为参加现场活动是向他人展示他们兴趣所在的最好的方式。对这些年轻人来说,线下体验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货币。
同时,Eventbrite在美国的上市也有着文化、历史优势。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对于文化的包容性以及接纳度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以及消费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也使消费者对于参加线下活动。
那么对于中国市场,未来几年是否会出现下一个中国版的Evenbrite呢?
l 拐点到来:中国活动票务平台如何大步向前
“随着中国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的腾飞,基于社交分享而产生的网络行为变化,将直接使得一大批创业公司崛起,各种相关垂直领域都将会出现新的领袖,实现新的转变。”
而这种转变,活动票务平台就将是直接受益者之一。
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介的火热发展,给予了活动产业再一次“爆发式”发展的契机。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内对于社交媒介的功能开发(小程序、公众号、短视频等)展现出巨大的活力。
在十年前,我们还在讨论中国年轻人相比于外国年轻人少了一份social(社交的),而现在,这样的差距被无限缩近。 “打卡”这个词的火热也间接证实了新一代年轻人对于线下社交的需要,而线下活动就是最好的载体。“线下体验”的优势就在于能够给用户创造情节记忆,这样的记忆往往更加深刻并更容易被反复回想。
国内目前活动票务平台大大小小存在数百家,最具代表性、遥遥领先的就是互动吧,在国内普遍被消费者和业界认为是“中国版的Evenbrite”。互动吧相较于其他平台来说更年轻,在近几年实现“弯道超车”,成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互动吧官方曾表示,其直接以社交传播为基因,是从微信生态中孕育出的社交时代产物。同时互动吧的内容调性也决定了互动吧能够吸引中小型优质主办方的入驻,并可以优先下沉至二三线城市。这些与Eventbrite异曲同工,结合了社交分享的爆炸式增长,互动吧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分裂传播,收获8000多万的用户,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版的Evenbrite”。
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关注线下活动体验,在所属品类下的单品类线下体验,例如爱奇艺开通的线下点播影院“娱刻”; 腾讯开设的集影院,手游、电竞、直播和IP衍生品在内的娱乐馆“好时光”。
活动票务平台把握住移动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才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依靠微信、朋友圈、微博的自身裂变传播,新时代的社交分享能够将活动产业推向顶峰。美国Eventbrite的成功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l “互动”和“共鸣”驱动中国版Eventbrite立体发展
摆在众多活动平台前的问题也很突出,人口占全球人口七分之一的中国,消费潜力巨大却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随着未来教育的普及、二胎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参与到线下活动中。
同时中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物质文化的的发展却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目前市场上还有很多低质量的各类活动消磨着消费者的参与热情。作为“中国版的Evenbrite”,互动吧一直致力于维护中国活动产业的生态,给消费者带来更丰富、更有意义价值、更有趣的活动。
据互动吧大数据中心出具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免费活动的参与热情较高,同时对于付费活动的意愿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和用户期待的提高,“中国版Eventbrite”互动吧开始深度审视自己的核心业务模式及推动增长的深层推动力,多维度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目前互动吧所规划的活动增值服务、活动配套服务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合作服务商开放共生体系,就是满足客户需求和实现平台扩张和增长的大胆尝试。
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革命3.0》一书中提到,被网络连接的消费者,越来越像一个具有共同精神追求和普世价值观的立体的“人”,我们需要超越琐碎而狭隘的“营销技术与手艺”,将“交换”与“交易”提升为“互动”和“共鸣”。
对于中国活动平台而言,活动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才处于初级阶段。面对消费需求的暴增,活动产业的消费升级已不可避免。这需要活动平台从自身调整业务结构使其多元化,满足客户需求、重视用户体验,让发展更“立体”。才能使大多数消费者能从活动中找到价值,平台才能实现并超越Eventbrite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