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生活 > 正文

助力垃圾分类新风尚 苏宁拼购这样解决难题

“你是什么垃圾?”谁能想到,这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有一天竟成了生活的日常。随着上海率先推出垃圾分类规定,各大城市也纷纷摩拳擦掌,垃圾分类一举成为全民热议话题,垃圾袋这一普通消费品也成为消费者“热搜产品”。

\

根据苏宁大数据显示,6月25日至7月2日,垃圾袋销量同比增长181%,单笔订单多色组合占比达78%;可分类垃圾桶,6月销量环比增长157.4%。其中,“喜家家”垃圾袋凭借日销十几万单的惊人成绩位居前列。

\

 

电商“初级玩家”的难言之隐

其实两年前,喜家家垃圾袋尚未面世。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布艺产品加工工厂,喜家家在河北、浙江、山西、湖南四地均有仓库,拥有售前、店铺运营、发货、研发等多团队。2005年起,喜家家就已开始接触电商,拥有3000多种产品。规模上去了,销量却始终不温不火,日销量大概只有300单左右。

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为喜家家积累了一定的电商运营经验和敏锐度,2016年7月,苏宁“乐拼购”业务上线,出于对大品牌的信任和对苏宁易购实力的充分了解,喜家家第一时间申请成为内测商户。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喜家家店铺运营负责人徐子豪介绍:“我们当时也不知道哪些产品卖得好,就想着全都做吧。”这也是很多电商“初级玩家”的通病——一味追求全面的SKU却没有代表性产品,品牌知名度较低,也没有足够的营销能力。

\

如何帮助他们突破这个瓶颈?2018年8月,乐拼购业务正式升级为苏宁拼购并以独立APP上线,成为一个新型社交电商平台。针对生产质量过硬的中小企业,苏宁拼购推出“拼品牌”计划,助力其拥抱互联网、打造自有品牌。

喜家家的春天,随之而来。

大数据助力的“升级之路”

凭借质量好、价格低以及有一定电商运营经验的优势,喜家家加入苏宁拼购“拼品牌”计划,苏宁拼购则借助大数据和会员画像分析,从三方面为其进行了“升级改造”。

第一步,针对喜家家产品更适合三四线市场人群消费需求的特征,苏宁拼购帮助喜家家精准目标受众。第二步,苏宁拼购指导喜家家摒弃了大而全的传统经营思路,转为小而精的精细化运营,重点推广垃圾袋等不受时间、地域影响的日用快消品。

“之前我们并没有做过垃圾袋,刚开始得到苏宁这样的指导思路还是有些担心的。”徐子豪直言,不过凭借多年电商接触的经验,他们选择相信拥有丰富大数据和专业运营模式的苏宁,“根据苏宁拼购提供的垃圾袋标准,我们反复打样到最终量产,前后共花费近1个月的时间。”

很快,喜家家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挑战。2018年8月8日苏宁拼购超极拼购日当天,喜家家垃圾袋单品日销量突破十几万单,这个数字让喜家家整个公司都又惊又喜。“我们中小企业几乎没有成本进行营销投放,是拼品牌给了我们这样的帮助。”

这也是苏宁拼购对喜家家赋能的“第三步”:把苏宁自营强大供应链应用到苏宁拼购的社交电商上,同时背靠苏宁全产业和场景的支撑,覆盖更多消费人群。此举能够高效整合供应链体系,让更多中小企业主直接通过拼购平台拥抱一线市场,同时苏宁拼购也反哺供应商,实现双赢。

苏宁式赋能的亮眼成绩单

随着垃圾分类热的持续,喜家家也紧跟苏宁大数据脚步:“我们也将更多地上架多色垃圾袋,分类垃圾桶也在研发生产中。”在苏宁拼购的指导和帮助下,喜家家已从电商“初级”玩家成长为“精英”玩家,如今已是苏宁拼购日用百货品类中销量最好的商户之一。2018年,喜家家在苏宁平台营业额占其总量的60%。

面对即将到来的2019年的808苏宁拼购日和818发烧购物节,喜家家也充满了信心,徐子豪说:“今年我们的垃圾袋日销量目标突破30万,预计之后销量还能翻好几番!”

\

今年5月,“拼品牌”计划全面升级为“拼拼工厂”计划,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C2M的反向定制。苏宁拼购以大数据为牵引,推动零售资源和制造资源无缝对接,进一步丰富社区拼购的边际流通性。

从2016年的乐拼购业务,到2018苏宁拼购正式上线;从“拼品牌”计划的问世,再到今年5月全面升级的拼拼工厂计划,苏宁已经不只是简单的销售商,更是企业赋能者。今年上半年,“拼拼工厂”销售额超20亿,下半年仍将继续扩容,仅7-8月预计将扩容50名成员。作为中国领先的O2O智慧零售商,苏宁正用实际行动帮助更多面临转型压力的中小企业走上零售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编辑:Arra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