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图片频道 > 正文

寻找知青父亲

在儿子初生的几周,每当我抱着他端详,都会想到三十多年前父亲也一定如此凝视过我。我仿佛变成我的父亲,望着初生时的自己。孩子让我感受到睽违三十多年的父亲依然以某种形式存在着,那种感觉非常突然,也很感动。在我的幼儿园时代,有个动画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片中歌曲唱到:“我要我要找我爸爸,去到哪里也要找我爸爸,我的好爸爸没找到,若你见到他到就劝他回家。”看这动画片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我的生父已经过世好几年了。我妈对我的解释是:“你爸出远门了”。几年后我有了继父,我妈说:“你爸回来了”。我的生父从没在我面前被提起,直到我二十多岁的时候。从小到大,那首歌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隐约知道我生父,但不知道他究竟怎么了。为了揭开这个尘封的话题,我很正式地采访了包括我妈在内的所有亲人,故事也一点点向我展露。我的父亲名叫赵健英,1952年3月23日出生,幼年营养不良,14岁失学,16岁下乡插队直到30多岁返城,随后患癌离世。大部分关于他的回忆都聚焦在他的一段特殊经历:下乡插队。除了我父亲,我母亲、继父、二大爷、二大妈和叔叔都是知青,参加过上山下乡。我父亲和二大爷当年结伴去插队,但现在都不在了。大家建议我去问二大妈,因为她曾和他们在同一个地方插队。我去天津访问了二大妈。她告诉了我父亲和二大爷插队的村子名字:乌兰察布盟,集宁市,丰镇市,永善庄,三十一号村。二大妈说,村里有一个他们当年的朋友应该还在世,名字叫“蒙古”,让我去试着找他。2016年的夏天,我坐上一列终点是包头的逢站必停的慢车,踏上了寻找父亲的旅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