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靠生产,勤劳能致富。长丰县左店乡永丰社区贫困户胡林密,靠着国家政策的帮扶支持以及自己的辛勤劳作,通过发展养鸡产业,不仅让他摆脱了贫困,赢得邻里乡亲称赞,还稳步走向小康路。
在胡林密的养鸡大棚内,七八千只鸡健康茁壮,咕咕声此起彼伏。投喂饲料、清扫鸡舍……这些活全靠勤快的胡林密来干。看到主人来喂食,鸡群迅速围拢过来,争相抢食。看着眼前的景象,胡林密嘴角笑开了花。“今年鸡长得好,都三斤多重,过段时间就要卖了。头茬鸡净赚2万多元,这茬鸡保守算也能挣上2万多元。”胡林密边喂鸡食边说。
今年65岁的胡林密,因老伴先天性聋哑,前几年家里靠种3亩薄地和养殖一些鸡,维持全家基本生活,2014年经民主评议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胡林密参加了免费家禽养殖技能培训,利用离家不远的1亩多林地搭建简易鸡棚,又拿出家中仅有3000元积蓄,购置了养殖器具,并买了2000只鸡苗,开始当上了“鸡倌”。经过一年辛勤付出,胡林密迎来了人生第一次“丰收季”。“第一次挣了两万多块钱,感觉很不错,让我有了信心。”胡林密如是说。
尝到养鸡带来的甜头后,胡林密想重建鸡棚,扩大养殖规模。可规模养殖得花不少钱。要建鸡棚、添设备、买鸡苗、打疫苗……掰指一算,杂七杂八加起来一个鸡棚需要好几万元呢,这让胡林密犯了愁。获悉老胡的“头疼事”,社区帮扶干部及时向他宣传了扶贫政策,并帮其申请了三年5万元免息小额贷款,用于发展壮大养殖。2017年,一座面积600多平的新鸡棚建成,每茬能养8000只草鸡,去掉成本一年能收入4万多元。
“我们充分发挥胡林密的养鸡专长,给他鼓劲打气,积极帮他申请产业奖补,扶上马再送一程。”胡华婷坦言,对脱贫户想发展壮大,社区干部也主动而为,又帮胡林密申请了无息贷款,为他在小康路上“加满油”,助力脱贫奔小康。(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