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市乾县民政局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运用社会救助和兜底保障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兜底措施,多举措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全力助推脱贫攻坚,谱写了一曲决胜脱贫攻坚、带领乾县人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壮美乐章。
认真做好兜底政策落实工作
2020年,乾县兜底保障任务为2138人,占全县年度脱贫目标任务的96%。截止目前,共有低保对象5276户14518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10242人;孤儿29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0人;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护理补贴164人。
兜底保障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织牢民生保障“兜底”网,才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乾县民政局局长李征兵告诉记者:“近年来,民政局在乾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兜底保障工作,多次听取民政工作汇报,研判兜底保障工作,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聚焦织密织牢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网,充分发挥脱贫攻坚中兜底保障的重要作用,将民政兜底脱贫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赢全区脱贫攻坚战等重大部署同向合拍、同频共振,多措并举、全力兜底,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兜底保障编牢织密最后一张‘安全网’。”
家住在乾县阳洪镇好畤村的残疾人吴新社,今年54岁,户口本除了自己外,还有12岁的女儿和78岁的老母亲一家3口人。帮扶前因为吴新社自身残疾,又早早离异,生活中的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什么正经事都不干,家里生活也是很贫困。2015年吴新社一家被纳入精准扶贫户,从2011年1月起享受农村低保二档310元/人/月,现月领取1326元/3人(含分类施保金396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40元,并于2019年给以临时救助金5000元。享受精准扶贫政策后,女儿享受教育帮扶政策,没有生活负担;吴新社本人通过县上民政局的产业帮扶,自己经营了一家小商店,足不出户每个月也能多挣个一千多块钱,所以如今的吴新社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在他家不大的3间混砖结构的房屋内,处处墙上悬挂着国家领导人的年画,能够感受到他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正是因为有了党和政府的织牢农村低保兜底网这样的好政策和好干部们,残疾人吴新社才能让他的家庭在今年全面脱贫,在他的脱贫路上,他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带给他的关怀和温暖。吴新社说:“国家的民政政策真的是太好了,过去我家的情况很不好,我也一点办法都没有,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从村上层层审核、批准,把我纳入贫困户进行帮扶后,我家的日子慢慢过得好起来了,现在我的女儿也很懂事,直到这美好的日子来之不易,我母亲和我有病也都能够及时地治疗、报销费用,这不就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嘛,说到底一句话,我要感谢我们的共产党,我要感谢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啊!”
在兜底保障工作开展中,乾县民政局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严格细化优化工作流程,努力做好动态调整工作,严格把好“五关”:入户调查关、村级评议关、镇办审核关、公示关、审批关,对新增低保户和特困供养人员进行不低于50%的抽查,实现特困群众通过兜底保障脱贫的目的。累计将不符合低保条件的1380户4177人退出保障范围,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808 户2173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为兜底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扎实推进贫困老年人养老服务工作
乾县现有特困供养对象特困供养对象647户656人,其中分散供养587户596人。分散供养对象与镇办、村、监护人签订了供养协议和安全住房协议,筑牢全县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
乾县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助力脱贫攻坚,以咸阳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创新工作理念,强化工作举措,积极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互联网+”为手段、市场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90个,共有养老床位900张,村级互助幸福院覆盖率52%。已建成的村级互助幸福院,能基本满足老年人日间聚集交流、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的需求,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县民政局积极谋划,勇于探索,总结梳理全县87个幸福院的运营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奉献爱心,共筑桑榆”打造农村互助养老新思路,2013年,通过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带动社会公益组织、志愿队伍、成功人士,积极奉献爱心,协力共筑老年人的幸福家园,终于在2014年6月,率先在该县大杨镇大杨村建起了“大杨村幸福互助院”,为村里的老人们提供了一个白天相聚交流、娱乐消遣、互相照料、就餐休息,晚上分散居住的养老场所。
大杨村幸福院自成立以来,几年如一日,坚持按时开放,从不间断。互助幸福院对来院参加活动的老年人从不收取任何费用,老人在院内一日三餐也仅收取3元的餐费。互助幸福院运营以来,积极倡导老年人互帮互助、相互关怀。94岁的孤寡老人王惠琴,80多岁的空巢老人张海青、袁淑梅,常年无人照料,行动不便,为了能使三位老人来院用餐,今年69岁的张旭生老人主动用幸福院的电动三轮车每天接送,这一坚持就是5年,风雨无阻。空巢老人张顺练家里房屋年久失修,经常漏雨,幸福院出资及时帮助他修缮了房屋。在幸福院的带动下,村里的年轻人有空也常来帮助幸福院改善老人生活条件。幸福院还经常组织老人观看专题节目,给老人宣传精准扶贫、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让他们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规定,帮助他们进行养老、老龄年检。现在幸福院里的老人都相互照应着彼此,其乐融融,亲如一家。
积极筹集福彩公益金 合奏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曲
咸阳市乾县民政局始终加强福利彩票市场监管,提升福利彩票公益形象,积极筹集福彩公益金。截止目前,共有福彩投注机37台,县城 26 台乡镇11台。近5年来,累计销售福利彩票1.82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500万元,为救助各类困难群众、提升民政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先后利用福彩公益金投资3000万元建设县中心敬老院1个,并投资109.1万元对敬老院的消防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投资620万元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139个,全面改善孤寡老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并把农村养老和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解决农村老年人及特困人员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累计投资286万元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69个,后期又投入46.83万元购置农村社区的设备器村;利用福彩公益金200万元对乾县福会福利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造;投资1100万建成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个;投资125万元建成农村留守儿童之家13个,使全县的未成年人、流浪儿童和留守儿童享受更多的关爱和更好的教育,营造健康、快乐、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位于乾县阳洪镇中心村,距离县城五公里的乾县中心敬老院就是一所占地50亩的咸阳市规模最大的公办养老机构,它承担着乾县全县特困供养(兜底保障对象)人员的集中供养任务。这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于2010年9月动工兴建,2012年12月竣工,投资300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福利彩票公益金)201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投入使用七年来先后入住150余人,70余人在院内寿终正寝。
乾县中心敬老院2019年被评为咸阳市市级园林式单位,2020被推荐参评省级园林式单位,目前正在评定中。接受省级星级评定考核组的考核评定,受到了考核组的高度评价,并顺利地被评定为星级养老院。
养老院从建成投入运营以来,一直力求符合老人特点和社会福利设施建设规范的要求,增设了特护区,为老人房间购置衣柜,更换窗帘改善老人居住环境。尽可能地满足老人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各楼层建有浴室,洗浴用电热水器及太阳能,房间统一使用空调,每层都设有电视室、开水房。
在我们采访的当天,乾县中医医院的内科、眼科和外科等一行十多人的义务诊疗队正在为中心养老院里的每位老人测量血压、检查身体,这样既能尽快使生病老人及时有效治疗,也能让其他老人们随时随地检测、掌握自己的真实身体情况。在生活上,养老院按照老人饮食特点制定食谱,做到花样多,色香味佳,要求每周要保证每位老人至少一个煮鸡蛋、一包奶、喝一次豆浆,天天变着花样吃,力求做到饭菜质量上档次,节日坚持至少六菜一汤,改善生活。吃饭时老人只需坐在饭桌上护理员就会双手把饭菜奉上,吃多少打多少。
每月的十九日,中心养老院还会专门为当月过生日的老人们定制生日蛋糕,让他们过集体生日,很多老人们这一天都会很激动,有的甚至热泪盈眶,对养老院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说:“自己活了几十年了,终于能够过上一次自己的生日了,而且还是这么多人在一起过生日。如果不是在养老院生活,就是在哪里,都不会有这样幸福的日子让他们过啊!“所以中心养老院的老人们都觉得只有我们的敬老院最好!共产党对我们老年人们最好!”。
乾县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助力脱贫攻坚,以咸阳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创新工作理念,强化工作举措,积极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互联网+”为手段、市场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90个,共有养老床位900张,村级互助幸福院覆盖率52%。已建成的村级互助幸福院,能基本满足老年人日间聚集交流、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的需求,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乾县副县长纪鹏玉在总结县上整体的社会保障兜底帮扶方面的工作时说:截止今年9月,全县共计4813户13343人低保户发放低保金4786.92万元,向8544名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发放各类补贴救助资金933.4万元。已脱贫15290户53755人,5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剩余贫困人口1392户2220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为0.42%。未脱贫的1392户2220人“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已完成脱贫退出各项程序。
咸阳市乾县在脱贫攻坚“大合唱”中,兜底扶贫的音符越发响亮。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乾县人民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阔步前进。(杨旭景 侯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