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在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银王村中央,一处占地600余平方米的小游园在各种景观树及花卉的装扮下绿意盎然、暖意融融。村民扶老携幼,沿着砖铺小路,一边散步,一边随口诵读者立于两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不住地感叹村子的环境变化真大。
半年前,这个游园的所在地还是一处废弃的坑塘,里面长满了荒草。今年4月起,该区通过认真规划,在解决周边群众污水排放问题的基础上,化废为宝,建起了乡村小游园,使废坑塘变成了村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截至目前,湛河区借助创文的东风,利用各行政村的废弃地和老旧宅基地,按照应绿尽绿、见缝插绿的工作要求,因势造景,美化环境,实现了辖区各行政村“村村有游园、路路有风景”的乡村创建目标。
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湛河区所有社区、乡村、主要干道、背街小巷的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小区周边一下子增加了不少车位,小摊小贩也都严格在指定的区域内经营,所有的道路看起来亮堂清爽多了,创文真是给咱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湛河区九里山街道西苑社区居民刘晓刚说,他在这里生活20多年了,如今看到环境一天天的变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6月份以来,湛河区责成区城市管理局先后在辖区各主次干道、社区院内规划机动车位3100余个,规划非机动车定车位490余处,可满足非机动车停放23000余辆。同时,对辖区农贸市场集中进行升级改造,要求各乡(街道)做好配合,在合适路段规划摊位,引导小商小贩在指定区域规范经营,使辖区沿街环境和交通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指数,今年以来,湛河区16条背街小巷实现了升级改造,11条断头路实现通车,新建公厕21座,垃圾中转站6座,改造老旧小区31个,涉及户数7138户,楼栋数174栋,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赢了群众对创文的理解与支持。
10月30日下午,湛河区高阳路街道利民社区的李文晓等人主动找到社区党委书记张辉,要求加入志愿者。“看着大家都在为创文做贡献,俺几个的孩子都在外上学,闲暇时间多,也想为大家半点好事!”47岁的李文晓说。经张辉推荐,他们几个被安排到学校门口的爱心护学岗工作。
目前,在湛河区,像李文晓这样的热心群众还有很多,不仅有热心市民、志愿者,还有党员干部、工人、学生、商户……他们各自发挥所长,积极参与到各项创文服务工作中,为文明城市的创建而无私贡献。(平顶山市湛河区委宣传部新闻报道组 张旭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