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义乌首个“一带一路”小商品团体标准发布,商品《长袍》中英文标准确定,这也是义乌首个由外商参与制定,用于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采购商在贸易过程中使用的中英文版小商品团体标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是义乌重要出口地区之一。义乌篁园服装市场有60余家长袍经营户,每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各类长袍150万件。义乌市诺努贸易商行总经理WAIL YSSEEN多年来一直在义乌采购长袍,但因为与经营户之间对长袍质量约定不明确,容易因质量问题产生纠纷。
“目前国内没有长袍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很多出口国也没有对应产品标准,标准的空白导致贸易双方对质量约定非常困难。”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商会服装行业商会秘书长周小云说。
为保证出口产品质量稳定,减少贸易摩擦,规范市场秩序,去年,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商会提出制定《长袍》团体标准的设想,义乌市标准化研究院承接该项目。
“长袍主要用于出口,采购商和终端消费者大多在国外。因此在团体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大量征求了外商的意见。”义乌市标准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江介绍,他们先后走访多家由巴基斯坦人开办的长袍生产厂,同时多次邀请苏丹、也门、埃及商会及在义外商参加标准研讨,对长袍的质量、规格、号型等各项技术指标开展探讨,力求标准符合实际、便于参照。
“《长袍》团体标准出台后,对于减少贸易纠纷、提高贸易效率有积极的作用。”WAIL YSSEEN说。不仅如此,周江认为,标准作为质量的准绳,在畅通国际贸易的同时,还将倒逼生产商、销售商提升产品质量,推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对于义乌来说,提升产品的质量,将有效提升义乌市场的美誉度。
“在当前国内外小商品类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义乌为小商品制定高质量的团体标准是及时抢占标准制高点、掌握行业发展话语权和主动权的有效途径,也是‘标准进市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希望通过此次团体标准的发布,能号召更多的企业、协会、机构自主参与并主导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来,以标准助力产品升级,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义乌其他行业提供制定高质量团体标准的经验和参考标杆。”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计量与科技评管科副科长喻能能说。
为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目前,义乌一批涉及宠物用品、小家电、袜类等品类的中英文标准正在抓紧研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