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故事 > 正文

安徽东至县:非公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东至县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四环联动,打通关键节点,纵深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定向”校准“风向标”

今年以来,东至县将非公党建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整体规划,建立“主业主抓”“主角主责”基层党建体制机制,一体推进、协同发展。实施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考核管理体系,针对性设置考核内容。加大保障支持,该县财政列支非公党建专项经费18万元,县管党费列支10万余元,用于“五抓五送”、阵地建设等,孵化功能进一步增强。

该县制定非公党建年度提升方案和具体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加强工委自身建设,配齐配强工委成员,健全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述职评议等制度,履职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考核。

发挥行业带动,坚持行业主管,以律师行业为领航,打造行业特色党建服务品牌2个,完成首个“小个专”商圈建设,组建2个互联网行业党组织和1个物业小区党组织。

“强基”筑牢“根基石”

东至县开展“抓排查、强组建、促规范”专项行动,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有效数据,发动群团组织和职能部门力量,开展拉网式排查,共摸排非公企业3766家、社会组织253家,其中有固定经营场所、10名以上员工、生产经营活动的非公企业453家,从业10人以上的社会组织32家,新组建党组织10个。

承办党建带群建攻坚试点项目,精选7个试点企业(社会组织),制定攻坚项目书,联合东至县群团部门开展调研指导,组建工青妇组织14家。实行典型引路,以点上示范带动面上延伸覆盖,制定党建带群建工作方案,建立群团推优制度,探索全周期管理机制,实行党群一体化建设,去年试点以来新成立非公党组织29家,组建群团组织91家,群团推优227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153人、其中已发展为预备党员64人。

制定不规范党组织调整计划,结合党建网络月例会对不规范支部整改工作开展业务培训,按“一企一策”“一社一策”完成7个不规范党组织整改工作。同时针对园区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率不高的问题,开展排查,逐企紧盯整改,实现50余名党员及时接转党组织关系。

“提能”严把“教育关”

东至县持续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引导、鼓励非公党组织通过线上互动、“车间党课”“业余十分钟”等方式灵活开展学习。结合每月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下发工作提示11期,指导抓好党内组织生活,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做好非公领域党员发展工作,深化“双培三帮带”活动,为企业培养骨干队伍,今年发展党员46名。

推行党组织负责人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注重从企业中高层中物色人选担任非公党组织书记。将非公党组织书记纳入该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举办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培训学员150余人;选调20余名优秀党组织书记参加上级教育培训。加强对非公经济人士的团结教育引导,培训民营企业出资人110余人次。

落实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完成89名县乡两级党建指导员年度考核。升级东至经开区党建工作指导站,配备站长、副站长各1人,党建工作指导员10名,联系指导27户非公企业,建立管理制度6项。

“结果”树好“实绩榜”

据悉,东至县委非公工委带头抓,实施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书记项目”207个,培育项目典型15个。建立“双审双培双促”机制,定期调度推进,持续压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责任。

实施“晋级争创”工程,巩固“红色引领示范工程”成果,积极开展“双强六好”“双比双争”先进党组织创建活动,培育打造示范点18个,入选第二批省“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街1个,获评市级红色引领示范点1个、市级“双强六好”“双比双争”先进党组织3个。

择优推选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员入库,实行动态管理,评先评优中优先从“先锋库”中选取,“入库”非公党组织26个、党员63名,其中14个党组织、8名党员在疫情防控、防汛抢险救灾中获各级表彰、通报表扬。

以组织共建、产业共创、人才共育、乡风共塑、民生共筑、环境共治六大载体为内容,搭建村企共建平台,选派11名企业党支部副书记到村企联合党组织任职,为共建村提供就业岗位近200个,投入村公益事业发展资金300余万元。

该县以东至经开区为主体,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党建工作,打造“党群服务e平台”,同时搭建人才数据库,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檀诚 张小云 路秀生)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