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鄂璠 近日,“敦煌阳关林场万余亩公益防护林被严重砍伐”事件的相关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月28日上午,在生态环境部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媒体报道敦煌公益防护林遭砍伐问题后,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书记孙金龙、部长黄润秋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迅即赴现场查明情况;副部长翟青带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已赴事发地开展现场调查。
调查组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手段,综合运用现场勘查、走访问询、调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有关问题逐一进行调查核实。
此前8天(1月20日),《经济参考报》刊发了记者王文志、李金红发自敦煌的报道《敦煌防沙最后屏障几近失守》。“在我国八大沙漠中总面积排名第六、流动性排名第一的库姆塔格沙漠,每年以约4米的速度整体向东南扩展,直逼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地处该沙漠东缘、曾经拥有约2万亩‘三北’防护林带的国营敦煌阳关林场,是敦煌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沙阻沙绿色屏障。”文章披露道,“这条西锁沙龙、东保绿洲的防风固沙生命线,近十余年来持续遭遇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万余亩公益防护林在刀砍锯伐中所剩无几,由此人为撕开一道宽约5公里的库姆塔格沙漠直通敦煌的通道。”
1月26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敦煌市阳关林场防护林被毁问题调查情况新闻发布会。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郭春旺介绍调查情况时称,《经济参考报》反映甘肃省敦煌市阳关林场防护林被毁问题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林铎、代省长任振鹤第一时间作出批示,立即成立调查组,对媒体反映的情况进行现场核查,依法依规提出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坚决整改到位。当日下午,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刘长根带领调查组立即抵达敦煌市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组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座谈交流、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媒体反映的问题逐一进行了核查,并请求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部委提供了权威的卫星遥感资料进行印证,得出了初步的调查结论。”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此次新闻发布会还回应称,阳关林场“防护林面积约6500亩”,“林场范围长期以来只有6000余亩防护林”。
对此,1月27日,《经济参考报》官方微信发文《“敦煌毁林案”:13300亩还是6000亩?有图有真相》,公开了记者实地调研中多渠道获得的部分资料。
参与采写“敦煌毁林调查”报道的作者之一王文志是“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他18年来坚持深耕调查报道,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做出了直接和有益的舆论推动。调查是为了回应社会关切,生态保护绝不能留“隐秘的角落”,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从生态环境部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知的消息是,目前,现场调查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调查组正在梳理汇总分析,形成调查报告。下一步,将按程序向甘肃省反馈调查核实情况,并向媒体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