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医生陈媛婷,经常听患者询问“医生,您自己怎么还戴着眼镜呢?”作为一名眼科医生,这个问题我被患者问了很多年。
如今,当我终于摘下眼镜,重获清晰视界,我想用亲身经历,给大家一个真实的解答——
【走过弯路的青春岁月】
中学时发现视力下降,我悄悄找出姐姐淘汰的眼镜来戴 ——看远时架在鼻梁上,看近便摘下来。那时周围人都深信“眼镜越戴度数越深”的说法,既不敢告诉家人,更没去做过专业验光。偏偏姐姐的眼镜度数偏高,我每次戴上,都晕得难受。
直到大学攻读眼科专业,我才恍然醒悟:“规范验配、科学戴镜”才是正确做法。那些年因认知误区导致的视觉质量下降、视疲劳加重,成了我永远的遗憾。
【美丽背后的健康代价】
大学时为了美观,我开始佩戴隐形眼镜。各种品牌、各种材质试了个遍,家里堆成小山的护理产品,见证着我对美的执着追求。
但长期佩戴让我患上了严重的干眼症。作为眼科医生,我比谁都清楚继续佩戴的后果,但在美丽与健康之间,不得不艰难地寻求平衡。
【两次接近梦想,两次抱憾而归】
2006年刚成为眼科医生时,目睹患者术后重见清晰的那一刻,我内心激动不已。但刚工作的我,面对高昂的手术费用,只能选择放弃。
2016年,当飞秒-LASIK和ICL手术普及时,我再次燃起希望。这次有了经济能力,技术也更成熟。但详细的术前检查却给我沉重一击:激光手术因角膜异常发育无法进行,ICL植入又因前房深度不足不符合条件。
作为眼科医生,能帮患者实现清晰视界,自己却无法摘镜,这种无奈难以言表。
【新技术点亮新希望】
转机终于在今年降临。“龙晶®PR晶体”技术的诞生,让我重新燃起了对清晰视力的期待。我先做了一番深入了解,又特意咨询了我的老师朱登峰院长——欣喜地发现,以往前房手术要求前房深度至少2.8mm,而我的前房深度恰好是 2.5mm;如今这项新技术只需2.5mm以上即可,我的眼部条件竟完美契合适应症!
更让我心潮澎湃的是,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已经成功引进了这项技术。做完详细的术前检查后,我终于等到了期盼十五年的答案:可以手术!
手术当天,朱登峰院长亲自为我实施龙晶®PR人工晶体植入术。虽然术中并不疼痛,但激动与紧张交织的心情,让我这个“老眼科”也难以平静。
术后效果超出预期:当天下午视力明显提升,次日视力达到1.0,一周后稳定在1.2。
古语说“眼明心亮”,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其中的含义。
【为什么眼科医生也戴眼镜?】
1、条件限制是主因。近视手术有严格禁忌证,包括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眼底状况等。很多医生像我一样,因眼部条件限制,只能等待合适的技术。
2、个人选择与职业需求。部分医生度数较浅不影响生活,有的因工作需要精细用眼而暂不手术。
3、敬畏医疗规范。正因为深知手术原理,我们更严格遵守医疗规范:“能做的才做,不能做的坚决不做”。
【来自医患双重视角的提醒】
如今,我既是眼科医生,也是成功摘镜的亲历者。我深切理解大家对清晰视力的渴望,但必须强调:近视手术并非人人适合!全面的术前检查和专业评估,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