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资讯 > 正文

鹤颜堂公益课堂:立秋后的穴位保健,苏子老师这样教

立秋后,气温逐渐趋于凉爽,早晚气温差异增大,这时如果不做好身体调养,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鹤颜堂的苏子老师多次强调:季节交替时,人体的适应能力较弱,尤其是在秋季,这时最适合通过简单、有效的穴位调养来帮助身体缓解干燥和寒冷,保持内外平衡。

中府穴——滋润肺气,预防秋燥立秋之后,干燥的气候会对肺部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造成咳嗽、嗓子干等症状。中府穴位于锁骨下方,是肺经的一个重要腧穴。每天按压中府穴可以帮助疏通肺气,滋润肺部。苏子老师提到:秋季养生重在“滋养”,肺为秋主,肺气虚弱时容易导致一系列不适。通过对中府穴的定期按摩,可以帮助肺气顺畅流通,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秋季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三阴交——调节脾胃,增强免疫力秋季是适合进补的时节,但如果不注重脾胃的保养,容易造成肠胃不适。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按揉三阴交能够调节脾胃功能,帮助消化吸收。尤其在立秋时节,很多人开始调节饮食习惯时,三阴交就是帮助脾胃消化的理想穴位。苏子老师建议,保持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三阴交,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防止秋季气候干燥对胃肠的负面影响。

风池穴——舒缓肩颈,防治秋季肩颈痛秋季也是肩颈病的高发期,特别是办公族和老年人群。风池穴位于脖部后方,发际线与脖背交界处,是一个很好的缓解肩颈不适的关键穴位。苏子老师分享道:“秋风渐凉,风池穴是疏风散寒、放松肩颈的好穴。”通过每天轻柔按揉风池穴,能有效舒缓肩颈部的肌肉紧张,预防寒气入侵导致的肩颈病。

通过这些简单易学的穴位调养方法,不仅能帮助我们适应季节的变化,还能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秋季养生,从自我调理开始,通过每日10分钟的穴位按摩,就能让我们在冷暖交替中保持健康活力。

编辑:Arra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