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医生累倒躺地休息 医患矛盾关系怎么解决

\

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一直是现在比较矛盾的关系,那么医生和患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怎么解决呢,他们谁的错比较多呢。

“一名医生穿着手术服,躺在手术室的地板上休息。”昨日,这样一张照片在海口市民的朋友圈里流传。记者了解到,照片中的男子,是海口市中医院骨伤科主治医师刘利涛,10月15日凌晨,他为一名脚部受伤的病人做手术时,因连续工作23个小时后体力不支头晕眼花,担心影响手术,便中途躺在地板上休息了一会,不料被同事偷偷拍照发到了微信朋友圈,获得不少人点赞。

刘利涛累“瘫”在手术室。医生供图刘利涛累“瘫”在手术室。医生供图

早上8点开始值班,走出医院已是第二天下午2点

记者采访了解到,刘利涛是湖南人,他在湖南中医药大学读完研究生后,2012年进入海口市中医院工作,目前是骨科主治医师。

10月15日晚上11时许,海口市中医院急诊科接到了一名腿部受伤流血不止的患者。医生经询问了解,得知其是海南省农业学校的学生小林,因宿舍地面湿滑不慎摔倒,右脚撞上玻璃门,被破碎的玻璃割伤,流血不止。“小林的伤情比较严重,右脚有三处伤口,一处长4厘米,一处长6厘米,最深的伤口长12厘米,深5厘米,已经伤到骨头,多根肌腱断裂、血管损伤、胫神经断裂,骨头有部分损伤,需要马上进行手术。”刘利涛介绍,在急诊科前期处理和检查后,小林被转入骨科,查看伤口后发现需要马上手术。

经过消毒等一番准备后,16日凌晨2点,刘利涛进入手术室做手术,他作为当天的值班主治医生,只是负责配合主刀医生进行手术。“小林的伤情比较复杂,右脚有三处伤口,最深伤口12厘米长,已经伤到了骨头,多根肌腱断裂、血管损伤、胫神经断裂,手术时需要加倍小心。”刘利涛叮嘱道。

而15日当天,刘利涛从早上8点就开始值班,他负责11位病人,要查房检查观察病人病情,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作出处理并记录书写病历,工作量比较大。直到小林的手术进行到16日凌晨6点多时,刘利涛已连续工作了23个小时,因为感到头晕、眼花、浑身乏力,为了不影响手术效果,他便直接躺在冰凉的地板上休息,暂时由其他医生顶替他的工作。半小时后,刘利涛缓过神来,起身继续配合主刀医生进行手术。手术一直持续到16日上午9时才全部完成,其间,刘利涛和其他医生没有离开过手术室半步。

16日下午2时多,刘利涛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后,才拖着一身疲惫回家休息。第二天上午8时,他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

对于“走红”他很淡定:作为一名医生,这太常见了

“对于一名骨科医生来说,一台手术站六七个小时很正常,一般情况下体力是没有问题的。这次刘医生之所以直接躺手术室地板上休息,是因为他已经值了一天的班,工作量比较大,疲劳过度。”刘利涛的同事周宗波主任医师告诉记者。

刘利涛说,他也是后来刷朋友圈才知道自己被“偷拍”了。“对医生来说,这样的工作状态是很正常的,没什么大不了。手术多的时候,一天四五台也是有的。除了手术,我们还要出门诊、查房,整理病历等。”刘利涛笑着告诉记者,只要轮到自己值班,连续工作超过24个小时基本是常态,“救死扶伤、让患者早日康复,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愿望嘛。”

记者了解到,刘利涛和妻子是大学同学,两人都在海口市中医院工作,儿子仅14个月大。因为平时工作忙,夫妻俩基本没时间带孩子,所以送回老家由刘利涛的母亲帮忙照顾。对于家人,刘利涛常常会感到内疚和亏欠。

医生累倒在手术室:已不是首次 当天连做7台手术

梁明慢慢靠到墙边,并倒在地上。

照片里,一名医生躺在手术台旁的地上,明显已经感觉到体力不支。手术室中的监控视频真实还原了当时的现场。

1月13日凌晨,芜湖市中医院的几名医护人员正在全力抢救一名危重的大出血患者,就在手术基本已经完成的时候,担任这台手术的主治医生梁明突然感觉不适,于是,他慢慢靠到墙边,并倒在地上。

医生累倒在手术室:已不是首次 当天连做7台手术

芜湖市中医医院妇产科主任 汪洋:那一天我们做了7台手术,连轴转。到晚上也就吃了个饭,紧接着又手术,最后整个团队都是连续作战。当时确实太辛苦,不是说一天的辛苦,是多日的辛苦积累下来的。

高强度的工作让已经58岁的主治医生梁明在做完手术之后,不得不靠葡萄糖来补充体力。

医生累倒在手术室:已不是首次 当天连做7台手术

梁明在一旁休息。

芜湖市中医医院外一科主任 梁明:我们临床讲虚脱也好,低血糖反应也好,那时候就必须躺下来,赶快吊一点葡萄糖水。

记者也从梁明同事那里了解到,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累倒在手术室。

芜湖市中医医院外一科主任 梁明:只要有危重抢救的病人,不管我们多辛苦,只要把手术做成功,把病人的生命救下来,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也是最大的欣慰。

编辑:Arra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