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聚焦 > 正文

起底辽宁抚顺女德班:招生信息已删除,学员们陆续离开

  起底辽宁抚顺女德班:招生信息已删除,学员们陆续离开

  抚顺传统文化学校“道德讲堂”。

  学校声称“办学8年让几万家庭和睦”

  这到底是一所怎么样的学校?

  据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官方网站“中华弟子规”介绍,该会属公益性群众组织,前身是2010年成立的“报恩堂”,后经抚顺市民政局批准,于2011年4月正式成立“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正是该研究会所创办,校长康金胜是研究会会长。抚顺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有合法手续。

  抚顺市文化研究会官网“中华弟子规”显示,学员学习地方有两处:一处为公民道德讲堂,开设《弟子规》和《了凡四训》学习班,招收学员以抚顺市人为主;

  另一处在抚顺市会元乡马金村“抚顺市传统文化学校”,也是主校区,每月开办二期七天封闭式的《弟子规》,一期20天的“女德班”。

  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抚顺传统文化教育”显示,“女德班”每月1日开学,目前已经招收了37期学员,每期10人至40人不等,该校在郑州、温州和海南三亚设有分校。学校还设有长期青少年学习班。面向全国各地招收学员,参加学习的人员,不收取任何费用,一切吃住、学习资料等全部免费。

  一份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发布的声明称,办学8年来,到学校学习的学员很多是抑郁症患者、吸毒者、网瘾少年、三陪小姐、不孝父母的人,通过学习发生了巨大变化,让一个个痛苦的家庭获得了幸福。

  声明还宣称,近8年来,已经办了78期《弟子规》班,36期《女德》班,14期《了凡四训》班,使几万家庭得到和睦。

  学员吴东(化名)告诉澎湃新闻,自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秦皇岛人,因为父母总吵架,他不愿回家。据吴东母亲介绍,在家里,吴东从来不做家务,黑白颠倒,一天只吃一顿饭。在学校里,则被要求打扫卫生,刷盘洗碗。学习后,儿子回家主动要求洗碗,让她感动。

  “女德班”招生信息已删除

  12月3日,温州分校一名周姓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我们的培训课程没那么极端,教授的都是传统儒家思想文化。虽然是合办机构,但我们很少接受对方具体指导,目前我们还没有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指示。”

  抚顺市传统文化学校义工侯成菊说,学校在三亚还有一个课堂,郑州分校因为住宿不允许,学员住宿不方便,已经停止办学了。

  侯成菊称,12月3日,学校接到教育局通知要求遣散学员,现在学员已离开学校,还有一些留下来的是义工。她说:“我们把家里财产都卖了,已经无家可归,没有地方去了。”

  侯成菊告诉澎湃新闻,义工为学校的房子投入了很多钱,除了这些,很多工作也都是义工做的,包括混泥土,砌墙,粉刷,铺地。

  12月4日中午,澎湃新闻记者前往抚顺市传统文化学校,一名义工表示,学员均已遣散,现在留下的义工是无家可归的,她们也坚持留下,因为这里是她们的家。

  学校如何经营?资金源自哪里?侯成菊说:“我们办学不收取费用,有人愿意办,就带走课程进行学习,所有学员,不收取任何费用,并且管吃住。”

  侯成菊告诉澎湃新闻:“我们自己租了近70亩地,还经营一个唐装厂,在女德班里,教学员如何做烙饼,做蛋糕,做唐装,教她们如何种地。人吃苦才能知道感恩,才能知道孝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孝心和良心。”

  侯成菊在学校里待了8年,她说,校长康金胜种了20多年地。这次留下来的,大部分是学完课程后,愿意为大众服务追随校长康金胜才做义工的,没有任何收入,吃穿住都在学校,没有工资,特别困难的学员,学校会给几百块钱的生活补助。

  12月5日,澎湃新闻登录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再次查询有详细的报名信息、校长康金胜的演讲视频以及“女德班”课程视频,发现有关康金胜和“女德班”所有的相关信息已全部删除。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