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18日讯(记者 彭瑶)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举行7月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介绍,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增速提高1.0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 餐饮、旅游等领域消费已超疫情前水平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8.9个百分点;餐饮、旅游等领域消费已超过疫情前水平,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明显高于去年。工业生产稳步恢复,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8个和1.0个百分点。
从投资看,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高2.2个和8.7个百分点;从外贸看,机电产品出口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增速;从区域看,重大战略有序实施,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稳步推进,横琴、前海、南沙合作区加快建设,长三角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0%、54.5%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及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2.7%、16.3%;创新成果集中涌现,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0%、54.5%,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粮食等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保持稳定;能源供应保持稳定,特别是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有力,6月末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99亿吨的历史新高;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识别、预警、处置机制不断健全,“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
一产、二产、三产用电量分别增长12.1%、4.4%、9.9%
从发电情况看,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416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其中,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7.5%、6.5%、16.0%、7.4%。6月份发电73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
从用电情况看,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0%。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12.1%、4.4%、9.9%和1.3%。分地区看,全国5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10%,16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5%。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9%。
从投资项目审批情况看,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1个,总投资7011亿元,其中审批68个,核准23个,投向主要集中在能源、高技术、交通、水利等行业。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9.8%
今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继续展现出强大发展韧性,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与洪都拉斯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与阿根廷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截至6月底,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640万人次、货物2100万吨,雅万高铁开始联调联试,匈塞铁路匈牙利段全面进入铺轨施工阶段。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8641列、运送货物93.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6%、30%。
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前5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19.6%。有序与有关多双边开发机构联合开展业务,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鼓励丝路基金稳步拓展在共建国家投资,基本建立了多元、稳定、可持续的投融资体系,为共建国家发展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成功举办,“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技术等民生合作品牌受到共建国家广泛欢迎,增强了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与我国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的伙伴国已达29个。
前5个月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5.9%和7.5%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会同有关方面推动出台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定优化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不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及中西部、东北等地区。随着有关政策持续显效,我国利用外资保持稳中提质的态势,前5个月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5.9%和7.5%。
25—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4.1% 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转段、经济恢复、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形势总体回暖。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3%,比一季度低0.2个百分点;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6.5%;6月份,就业主体人群25—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4.1%,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对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同时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风险挑战,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从发展基础看,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抗冲击能力和韧性明显提升。从市场潜力看,我国是全球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需求旺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蕴含巨大市场空间。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从政策效应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见效,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各项政策接续推出。
“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李慧说。
编审: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