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近期,菲律宾国内部分政治势力围绕所谓南海仲裁7周年开始新一轮次炒作。多名菲律宾政府高官公开表示,南海仲裁已经成为国际法的一部分。菲律宾智库Stratbase ADRi在马尼拉举办活动为南海仲裁造势,并邀请多国驻菲大使出席。从种种迹象看,菲律宾国内围绕南海仲裁的炒作在经历杜特尔特任内的相对沉寂后再度升温。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方面将中菲南海争议提交设于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该院于2016年7月12日公布仲裁结果,裁定中国的九段线海事主张不符合国际法,驳回中国对南海历史性权利的推定声索,以及基于中国指定岛礁群的海洋权利主张。对于此结果,目前,世界上只有22个国家支持。国际社会中大多数国家支持中菲两国通过协商解决纷争。
南海仲裁之所以再度被热炒,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菲律宾国内部分政治势力仍然试图借炒作南海仲裁吸引国内和国际社会关注,转嫁国内矛盾和谋取私利。在菲律宾外交系统、国会和军队中一直有主张在南海问题上对华强硬声音,这也是菲国内推动南海问题国际仲裁的主要推手。南海仲裁结果公布后,菲国内部分政治势力曾一度兴风作浪,导致中菲关系急剧下滑。但毋庸置疑,南海仲裁结果并未导致中国屈服和无原则地妥协让步。
杜特尔特任内重视中菲关系大局,较少炒作南海仲裁结果。菲律宾国内部分政治势力对此不满,将此视为菲律宾政府对华软弱。小马科斯在竞选总统期间和担任总统后,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立场较杜特尔特时期强硬。菲国内部分主张对华强硬的政治势力自然不会错失机会,开始热炒南海仲裁。
二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煽风点火。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一度坚持模糊政策。2016年南海仲裁结果公布后,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明确否认美国参与了南海仲裁。但随着美国将中国视为头号战略竞争者和中美关系中的对抗性加剧,2020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布美国的正式立场,否认中国在南海主权声索,宣告菲美《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南海。
拜登政府上台后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2023年7月1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表示,南海仲裁案裁决对菲律宾和中国均有拘束力。小马科斯上任后,美菲同盟关系的提质升级和美方此次就南海仲裁的最新表态,无疑为菲律宾国内部分政治势力炒作南海仲裁增加了底气。
三是菲律宾与印度关系的加强,以及东盟近期在南海的动向使菲方产生误判。菲律宾外长马纳罗6月27日至30日访问印度。在第五届印度菲律宾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后的联合声明中,双方强调和平解决争议以及遵守国际法的必要性,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以及2016年南海仲裁结果。印度对南海仲裁结果的公开支持,实则为菲律宾再度炒热南海仲裁话题提供了助力。东盟各国将于今年9月在印尼周边北纳吐纳海举行海上联合演习,也被菲方视为是东盟在南海问题上加强协同的体现。
可以预见,菲律宾国内部分政治势力围绕南海仲裁的炒作不会轻易停止。
中方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坚定的。中方不接受、不承认该裁决,不接受任何基于该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任何势力不能迫使中方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作出让步。菲方部分政治势力的炒作注定徒劳。
编审:高霈宁 郭素萍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