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聚焦 > 正文

开局之年 这份高质量发展“中国答卷”沉甸甸、分量足!

2023年,是充满考验和挑战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开局之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分量足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答卷”。

\

  2023年,中国人创新的脚步越走越远。

浩瀚太空中,我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探月和行星探测工程全面推进;万米高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在深海、在深地,建设者不断刷新新的纪录,向着更深处挺进。

\

2023年,无数点滴奋斗,汇聚成不断向前的力量,映射出坚韧不拔、气象万千的活力中国。

这一切来之不易。2023年,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受到冲击。国内正处在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既有风高浪急,也有暗流汹涌。

越是困难时,越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

202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主持召开多个重要会议,研究部署经济工作,着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跨越大江南北,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考察调研。在四川,他强调,要“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在黑龙江,他强调,要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上海,他强调要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广西,他指出,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2023年,国家出台6方面20条具体政策举措恢复和扩大消费、增发万亿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此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新的布局正在加速。

\

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走出这样一条波浪式曲线。前低,中高,后稳,描绘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经济总量预计超过126万亿元。

增长背后,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朱民:大盘稳住了,继续贡献全球经济增长30%以上,这是了不起的大事。而这个增长是在一个结构转换的动力下实现的。走向了一个完全新的增长模式,走向国内消费为主,加上制造业的现代化和绿色转型。

\

新的增长优势不断塑造,今天的中国经济,正在为未来更长远的发展,积蓄新的动能。

2023年,我们在生产线上,看到不一样的中国制造。

\

戴上3D眼镜,如同置身于一艘液化天然气船中。今天,传统的船舶制造正在发生巨变。利用数字化工具,巨大的造船系统被拆解得清清楚楚。

中国船舶江南造船数字化设计主管 王杰:原来大家看的是图纸,中间很容易出现偏差,现在有了三维模型,我们的废料返工减少了80%。

\

久久为功,不断转型升级的制造业,在今年迎来沉甸甸的收获。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3%。上半年,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导产业产值合计超10万亿元。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过50%,以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形成。

\

  2023年,我们绿色转型的步伐在加快。

全球海拔最高水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机组首次全开并网运行,就在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绿色,也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浙江安吉余村,通过绿电交易,村民们开启了100%全域绿电的生活。

\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委委员 唐继龙:走在游步道或者全村参观的时候,你能看到不少的零碳建筑跟零碳的设施。

\

2023年,在爬坡过坎、奋力跋涉中,中国经济向前突破,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艰难和挑战,在奋进中,转化为对未来的坚定。

福建晋江信泰集团副总经理 蔡文榜:从早上7点多到晚上手机不停地响,一直在催货,但是心情是很好的,终于看到整个市场的信心回来了。

乡村婚礼摄影师 蒋志祥:今年是我接单量最多的一年,农村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有了广阔的市场。

\

哈尔滨文旅规划设计院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黄训军:一下子天南地北来了这么多人,说实话我们累得都直不起腰,但是我们内心非常高兴,有了奔头,我们也相信明年会越来越好。

回望2023年,历经风雨的中国经济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这是今天的中国,也是面向未来的中国。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