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高沛通 记者 赵毅 广州报道
疫情之下,车企将如何应对?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东风日产方面获悉,在销售终端,车企与经销商身处“同一条船,不会坐视不管”,有内部人士表示,东风日产已经于1月28日率先下发了面向经销商的新春开工指引,进一步松绑、减负和保障支持,援助力度或超数亿元,帮助一线经销商渡过难关。
另外,东风日产方面向本报记者表示,对于针对经销商具体的“减负”内容,已正式下发经销商,近期也在根据疫情变化追加多项减负政策。另外,公司将按照国家防疫部署及各工厂所在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审慎评估此次疫情对供应链及市场的各方面影响,根据供应商的情况合理安排企业生产、采购、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将降低经销商压力
本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东风日产取得117.03万辆销量,据乘联会数据,2019年国内狭义乘用车年销量过百万辆的厂商仅有5个。
从生产端来看,公开信息显示,东风日产在国内共有四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襄阳、广州、郑州、大连,襄阳作为品质标杆工厂,以生产高端车型为主,具体车型有蓝鸟、楼兰、天籁等,2018年的整车年产量为19.89万辆。
本报记者注意到,乘联会显示,全国25个汽车生产省市,除新疆外,此前均发布了全省或者部分城市的延迟复工通知,其中湖北省的复工时间不得早已2月13日24时,这或意味着,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的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销售端,近日广东省汽车电子商务促进会称,“这次疫情,会使本来就不堪重负的汽车中小企业,陷入大面积‘团灭’的风险”,并呼吁“希望政府降税减负”,“希望银行让汽车中小企业逾期贷款及利息延期偿还”。
在沟通中,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汽车分析师任万付等,亦认为在“疫情+行业下行”的影响之下,弱势品牌和一些汽车经销商前景不容乐观。
东风日产相关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东风日产有800多家专营店,1200多家网点,目前公司已经出台了针对经销商的相关政策,这两日将会对外发布,政策会降低2月份经销商的压力。此外其表示,公司亦会针对湖北经销商展开关怀服务,帮助解决因客流不足、周转变慢而可能进一步导致的经销商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此外,本报记者注意到,2月1日,东风日产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联合全国专营店共同推出“4大行动 10项举措”,其中含承诺全体员工经岗前检测后方可上岗、服务营业区域高标准执行消毒流程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线上选车”“线上金融”“上门接送试驾”“试驾完成后即时消毒”等。
不过,对于“线上”服务一项,有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是在疫情背景下减少客户到店的频率,使客户在家里通过网络就能看到车,不过这一项是线下汽车销售环节的补充,当前的阶段客户几乎不会仅仅在线上看车后就下订单。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在与本报记者多次沟通中亦认为,“线上卖车”就当前来说还仅仅是起到补充的作用,并非“爆发”的阶段,线下卖车仍是主流。
影响销售目标?
本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东风日产终端销量实现逆势微增,据乘联会官网数据,东风日产(含东风启辰)2019年市占率为6.2%,相比2018年5.8%的市占率,增长0.4个百分点。彼时,东风日产方面向本报记者表示,从市占率方面或更可看到车企在整个市场背景下的表现。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认为,此次疫情对于汽车行业全年产销的影响保守来看在10%左右,具体来看,受延迟复工、复工后部分工作人员需要自我隔离、疫情持续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3月份车市表现或仍受影响,车展、线下活动等由于聚集性以及交互的面对面的特性亦会受影响,4~6月份则是汽车的淡季。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认为,此次疫情对于全年的产销影响约为3%~5%。
2月4日,本报记者查询东风日产2020年度目标时发现,市场上仅有消息称“2020年要保持逆势增长态势”,并无具体销量目标,而相关东风日产汽车销售公司的2020年度计划中,亦难看到具体的销量数字目标。
汽车行业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汽车行业这几年其实较少去提具体销量目标,车市下行的背景下,提出销量目标的车企具体执行中又会去调整目标。上述人士表示,一个企业设置目标跟整个供应体系、零部件体系、产能紧密相关,目标的合理度,不仅取决于销量目标有多少,更多却决于在相关销量目标之下,企业拥有最优的成本,最健康制造体系,以及适当的销售压力。
上述人士称,东风日产在湖北市场中是市占率第一的合资车企,此次疫情之下,湖北市场或受影响比较明显,不过他同时认为,此次疫情对于体系力很稳定的车企是“危中有机”,对于相对弱势一些的品牌来说则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