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三农 > 正文

三亚运用科技“护法”新添牛奶莲雾

  近日,崖州区长山村农民黎永泽正在三亚南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莲雾基地里跟班学习种植管理技术。今年以来,像黎永泽这样在莲雾基地跟班学习莲雾种植管理技术的农户已有700多人次,这是近几年来三亚莲雾推行科学种植、提高科技含量的措施之一。
 
  “三亚莲雾协会按照‘科技兴农、科普惠农’的发展思路,致力于引导群众改变农业产业结构,通过科普培训,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效果,使农民逐渐走上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带领农民种植莲雾每亩增收50%以上,带动545户农民年收入超过3万元。”三亚莲雾协会秘书长徐宏家告诉记者。
 
 
  科技“护法”,种出无污染莲雾
 
  当天下午,在莲雾基地里,只见黎永泽用白色的塑料袋套住莲雾果实,不让果实脱落或受伤,这一连贯动作一气呵成,熟练而灵活。“跟着专家学,致富有奔头。”黎永泽说。
 
  三亚农业傍科技 结出黄金果
 
  莲雾是三亚热带高效特色农产品家族的重要“成员”。据了解,运用科技“护法”,“听音乐、喝牛奶”长大的有机水果——三亚牛奶莲雾,因为口感好,每斤价钱在25元至40元不等,是普通莲雾的3-5倍,成为三亚目前价格较好的水果品种。春节期间价格更高,达到每斤30元至60元。
 
  据介绍,种植这种牛奶莲雾用的是生物有机肥。就是把牛奶加到豆浆、鸡蛋、鱼粉、海藻精等营养剂里,按一定比例用独特的方法制成生物营养剂——“高蛋白有机活力汤”,每两周给果树“喂”一次“活力汤”。为了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农药对果实的污染,在莲雾开花后采取全程套袋处理,几个莲雾套在一个袋子里,确保种出无毒无污染的有特殊清香、清脆可口、汁多味美的莲雾。
 
  “黄金果”畅销,农民增收致富盼头足
 
  记者在果园里看到,牛奶莲雾枝头硕果累累,丰收在望。徐宏家告诉记者,一个莲雾重达三四两,每株牛奶莲雾单产80斤,多的达上百斤。
 
  牛奶莲雾市场销路十分紧俏,已成名副其实的“黄金果”。但目前三亚地区的种植面积并不大,往往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为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三亚市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目前,三亚莲雾协会已在崖州区长山村、三更村共建设莲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并以“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500户农民合作种植莲雾。
 
  徐宏家有个“小目标”,就是建设一个集品牌、生产、科研、冷链、物联网及销售为一体的莲雾示范基地,打造高端精品莲雾产业链。“十九大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了产业兴旺的要求,三亚要做大做强莲雾产业,就必须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使三亚的农业从传统向精品高效转型,让莲雾产业成为三亚农业的典范。”
 
  科普培训辐射周边市县,受益面积达3万亩
 
  目前,海南莲雾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年产值20亿元,但莲雾种植仍存在小、散、乱的弊端。针对莲雾种植需要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储运要求较高等诸多问题,三亚莲雾协会近年来通过科普培训活动,辐射周边市县种植户,受益面积已达到3万亩。
 
  据徐宏家介绍,三亚莲雾协会自2017年3月起,决定将每月18日定为协会科普培训日和行业交流会,并将科普培训会和行业交流会常态化运作。根据每期活动季节,从莲雾产期调控、病虫害防治、套袋技术、花期控制、质量安全控制、采收标准、包装升级、市场对接等各个方面为培训主题,邀请台湾技术专家、中国农科院、中国热科院、海南大学等单位相关专家为参加科普活动的农户授课,培训对象以海南市县莲雾种植户、贫困户为主。2017年已培训8期。同时建立2000多平方米三亚莲雾文化科技馆,用于向三亚市民、游客、农户宣传三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文化。
 
  “套袋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实蝇、果腐及鸟类的危害,减缓裂果及农药的污染,增进果实的膨大和外观的色泽。”刚刚学会套袋技术的黎永泽告诉三亚日报记者,套袋可使莲雾色泽更漂亮,表皮更光滑细致,模样更加雅观。通过科普培训,他不但收获了优质的果实,增加了收入,还提高了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的认识和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