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天空通透而明亮,几朵白云如饱满的棉花点缀其上……这是网友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拍摄的视频内容,他在文案中写道:“这是青羊的天空,真的很美。”
“2021年,青羊区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0天,除PM2.5外其余五项指标达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成都市青羊生态环境局局长刘超表示:“这一切得益于青羊区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空气质量改善这项生态惠民‘一号工程’,坚持‘一天一天数着过,一微克一微克抠着过’,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最终全面完成成都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强化领导,高站位组织推动
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离不开高位推动和强力攻坚。
青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指挥长、相关分管区领导为副指挥长的大气攻坚指挥部,区政府4位分管领导分别牵头城建源、交通源、工业源、面源4个攻坚小组,第一时间调度部署大气攻坚工作。2021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推进会、现场办公会等会议中专门研究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80余次。
在研究部署大气攻坚工作的同时,青羊区通过建立督查机制织密监管网络,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一年来,青羊区委区政府领导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带队前往现场督导,各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深入现场抓工作落实,在全区相关会议上通报各单位“一把手”带队现场督导次数及工作成效。2021年11月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督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0次,分管领导带队督导38次,区级部门和街道“一把手”现场督导213次。
此外,青羊区组建由纪委监委机关、目标考核部门参与的督查工作专班,实行24小时3班倒不间断巡查暗访,收集汇总突出典型问题,制作12期警示曝光片在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上播放。
同时,青羊区严格通报考核,制定出台《青羊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评办法》,试行大气污染防治约谈、空气质量月排名,全年印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简报12期、专报9期、通报84期。组织大气污染防治警示约谈会3次,约谈工作推进不力、污染源监管不到位的区级相关部门、属地街道和区属平台公司11个(次),扣奖街道资金72万元,对5名履职不力人员予以问责。
高位推动之下,青羊区治气战线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战略定力,以最优的机制、最强的决心、最大的努力、最全的保障,为青羊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施策,高水平精准防控
行事必有法,然后有可依。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坚持科学施策、靶向用力。
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青羊区邀请清华大学院士团队、省环境监测总站、市环科院等监测和科研机构专家亲临现场把脉问诊,查找问题根源;邀请行业协会、执法骨干开班授课,现场教学,传授日常管理经验,助力污染问题发现。
同时加大科技装备投入,强化智慧手段运用,安装投用高空大气激光雷达,不间断扫描分析重点区域污染来源。配备走航监测车,开展道路积尘和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40余次。通过实施污染源在线监控,将全区96个在建工地纳入智慧工地监管平台,17座加油站完成油气回收系统在线监控安装联网,15座完成三次油气回收治污设施升级,28家钣喷汽修和6家涉气工业企业完成电力监控和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分批次推进全区大中型餐饮和重点区域所有产生油烟的餐饮企业油烟在线监控安装,已完成263家现场探勘,89家安装调试工作,初步实现了“人防+技防+智慧手段”全覆盖。
“为抓好重污染应急管控,在重污染预警启动时,青羊区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媒体、政务内网、通讯软件多渠道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明确相应应急管控要求。”刘超表示,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青羊区生态环境局要对各类污染源每日至少完成两遍以上现场检查,督促指导企事业单位科学实施错峰作业、停工停产等应急减排措施,26个施工工地实行专人驻场监管。及时启动“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加紧压实各级工作责任。
以科学的方法紧盯各类污染源头,以“打靶”的准头落实每一项举措,青羊区大幅度削减了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遏制了大气污染现象恶化的可能。
常态巡查,高效能监管执法
“加强巡查监管始终是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的基本手段,保持高压严管态势,才能确保大气环境健康、安全。”刘超说。
为此,青羊区强化环保监管网格化管理,落实行业主管、属地监管、执法监督责任,实施大气污染源“一对一”责任制监管体系,落实各级监管责任人员320余人,对26个重点工地实施常态化驻场监管。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团队开展污染源日常管理监督,全天候不间断开展巡查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大气污染问题2140余个。
为有力打击大气污染物偷排现象,青羊区生态环境局强化综合执法力度。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环境监管执法,扎实推进环境执法“一号行动”,建立大气污染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全年累计查处柴油货车尾气超标车辆698台、扬尘污染违法行为258件、非道路机械尾气超标9件、露天焚烧8件、企业废气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3件,累计罚款190.46万元。责令45个施工工地停工整改,约谈建设单位46个,扣除企业信用分110起,取消施工工地绿色标杆资质17个。
与此同时,开展跨区域联防联控。会同武侯、金牛区开展联合执法、交叉检查25次,解决跨区域污染问题60余个。强化市区协同,联合市住建部门开展施工工地整治,提升重点区域施工工地污染防治水平,打造市级绿色标杆工地76个,绿色钣喷汽修中心25个。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强化渣土运输监管,设立常态化卡点8个,累计抽测柴油汽车尾气8392台(次),处罚超标车辆698辆。开展全区大清扫活动,出动清扫保洁人员5300余人(次),清扫道路院落810余万平方米。
一组组鲜明、准确的数据,彰显了青羊区环境执法人员“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的执法理念,体现了执法人员严厉打击违法企业和违法行为的决心,也体现了高效能监管执法的良好成效。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清楚认识到,当前青羊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总体形势依然严峻,离公园城市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刘超表示,“2022年,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和青羊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加快推动青羊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力争在全市区(市)县排名争先进位,努力为锦城蓝天贡献青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