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环保 > 正文

天山一号冰川消融高峰期到 每年消融4-8米

\

一号冰川不断消融。

一条河到一条溪

顺着216国道一路前行,道路一旁是险峻的高山,另一旁是几十米深的悬崖,车辆紧贴山脚行驶,偶尔对面驶来一辆大货车,必须要先停下来等对方车辆过去后,才能接着前行。就在几十米的悬崖下,蜿蜒盘踞着一条水沟,从上面远远看去,就像一条腰带系在大地上。

“那是乌鲁木齐河,现在变窄了。”同行的同事张振江出生在后峡,这个路段是前往天山一号冰川的必经地,也是乌鲁木齐河流经的地方。

在张振江的印象中,小时候的乌鲁木齐河河面较宽,河水湍急,而今,与其说是一条河,倒不如说是小溪来得形象。

乌鲁木齐河是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水源,是我们的“母亲河”,发源于天山天格尔峰一号冰川,横穿乌鲁木齐市区,流经市区的主要部分被人称为和平渠,最后流入准噶尔盆地南缘北沙窝,全长214公里,流域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年均流量2.35亿立方米。

在乌鲁木齐河的浇灌下,乌鲁木齐这座城市才能在戈壁沙漠中成为一片绿洲,然而,由于这条母亲河来水减少,绿洲的生存也开始出现危机。

在办公室中,指着眼前的立体沙盘,中科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副站长王文彬给记者介绍天山山脉的生态环境。

“最上面是高山冰川,再往下就是绿洲,其次就是戈壁荒漠,乌鲁木齐其实被戈壁包围。所以如果没有冰川,上游就没有来水,绿洲会消失,荒漠化影响也就越大。没了水,人类无法生存。”对城市以后的命运,王文斌不敢想象。

在天山山脉诸多冰川中,尤以天山一号冰川最为出名。天山一号冰川群是乌鲁木齐河、头屯河、三屯河和乌拉斯台河等流域的河源区,惠及乌鲁木齐市、昌吉市、五家渠市及和静县等地众多人口,对包括首府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一分为二”的冰川

资料显示,1958年以来,受地球气候变暖及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新疆境内冰川消融速度加快,面积大幅缩减。由于强烈消融,1993年,天山一号冰川分裂为两条冰川,10年后西支退缩近60米,东支退缩35米,冰川融水在地势平缓地段形成湿地,雪线呈升高趋势。近些年来,一号冰川每年都在以4到8米的速度往后退缩。

自治区环保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赵志刚说,1987年,他在大学老师的带领下到冰川做研究时,一号冰川还没分开,雪洁白无比,面积也比现在的大。

十年间,冰川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97年,赵志刚再访时,它已经分为两条,冰川表层覆盖着粉尘,冰雪融化后的岩石触目惊心。“冰川一旦消退完,受影响的就是乌鲁木齐的生命。”王文彬心痛地说,一号冰川的消融将对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冰川气温升高,会导致降水增多,容易引发洪水、冰川泥石流等灾害,还使冰川径流随之减少,继而下游淡水资源逐渐匮乏。

从1962年的1.95平方公里退缩至目前的1.62平方公里,记者在采访时无法了解到,这个缩减的0.33平方公里,如果换算成融水量,又能解决多少人用水。

但是,自治区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中心专家说,冰川退缩加速,对人类生存环境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从长远来看,可能的结果就是径流量越来越小。源区无水,下游自然无水。

据了解,乌市的水源主要有冰川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不同形态,作为我国严重缺水的30个城市之一,每年夏季都会面临用水紧张局面。全长约41公里,贯穿全城的和平渠,担负着乌鲁木齐市防洪、输水灌溉、绿化用水等任务,多年来一直是城市供水的“晴雨表”。从2011年起,乌市用水形势吃紧,为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和平渠首次断流。

一号冰川消融,地下水位下降,日益增大的城市供水量,使乌鲁木齐市水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通过水务部门预测,2015年乌市的总需水量为12.2亿立方米,到2020年将达15亿立方米,乌鲁木齐将存在着4亿立方米的用水缺口。

水没有了,我们该如何生存?调水?从何而调?而仅靠从其他地方调水也无法解决乌市用水压力。

升温和粉尘加速冰川消融

在多位专家的研究中,大家一致认为,全球变暖是导致冰川加速消融的直接原因。

乌市气象局相关专家解释说,一号冰川所在地大西沟升温速率为0.26℃/10年,高于全国同期变化水平。过去50年,乌鲁木齐河源区的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

除了自然的原因,“导致冰川消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为活动。”王文彬说。

近30年来,一号冰川附近的区域人为活动日趋频繁。前往一号冰川的路上,途经后峡路段,山中不时出现一些矿场,有的是煤矿,有的是石灰石矿,就在矿场不远处,则是流向市区的乌鲁木齐河。

顺着216国道翻越冰川达坂,可以到巴伦台和和静,这也是这条路上大货车的运行轨迹。它们一辆接一辆地拉着煤、石灰石、铁矿石等,从冰川环绕处,从乌鲁木齐河旁,运载货物驶往市区方向。

在一号冰川脚下,216国道路面并未摊铺柏油,沙砾和尘土构成了大货车每天行驶的路面。站在国道旁边,不时有装载着矿石的重型车辆驶过,车辆过处,卷起漫天尘土,货车犹如被笼罩在了黄色的浓雾中,连轮廓都看不清楚。

“这里经常过大车,司机经常在我们门前维修车辆,他们都认识我了。”乌市气象局大西沟气象站工作人员阿不都瓦哈提站在门边,用手扇开飘来的灰尘。

一辆货车从前方驶来,看到阿不都瓦哈提后,驾驶员鸣笛并点头示意。阿不都瓦哈提冲着驾驶员微笑一下,随后关上门走进办公室,飘扬的尘土也随之被关在门外。

“这些尘土被风一吹,都飘到了旁边的冰川上。”王文彬说,“雪层覆盖了粉尘,将加速冰川的消融。”

站在一号冰川脚下,抬头仰视,洁白的冰雪变得有些发黄,走进细看,雪的表层覆盖着一层肉眼可见黄黑色的粉尘颗粒。只有扒开这层粉尘,才是洁白如初的雪。

工矿企业和运输车辆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气溶胶与该区频繁发生的沙尘结合在一起,在冰川表面大量沉降,降低了冰面的反照率,提高了冰川对辐射能量的吸收效率,从而加剧了冰川的消融。

王文彬举例,在夏天,人们穿黑色的衣服会比穿白色的衣服感觉更热,那是因为黑色容易吸热,而白色会反射一部分太阳光。冰川也是如此,如果表层的粉尘过多,冰层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降低,冰川就会吸收更多的热量,融化也就更快。

抓起一把雪,摊在手中,黑黄色的颗粒触目惊心,就是这些颗粒,加速了冰川的消融,融水潺潺流下,就成了乌鲁木齐河的源头,它将在群山间蜿蜒前进,流进市区,经过处理后,流进居民家的水龙头里。

游客砸坏铁锁上冰川

据了解,一号冰川本不属于旅游景点,只是一些旅行社自发推荐的旅游线路,未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和许可。但由于雄伟秀丽的一号冰川号称“世界上离大都市最近的冰川”,加之通往一号冰川的公路沿途景色优美,因此近年来到此探险、旅游者逐年增多。

出了大西沟气象站右拐,不远处有一个简易的卡子,一条细细的栏杆阻挡着驶向冰川的车辆。只是,这个卡子已经成了摆设,栏杆边缘处的铁锁早已被砸坏,坏的铁锁扭曲地挂在一条铁链子上,已经没有了阻拦的作用。

“这里的锁子经常被砸坏,每年我们都要买两三把锁。”王文彬说,每到夏天,前往冰川旅游的游客增多,他们会在卡点处劝阻游客离开。设立卡点阻挡车辆前往,但游客执意徒步前往,他们也没有办法。

大西沟气象站工作人员王仓林经常到冰川脚下作业,他说:“有的游客还在冰川下面宿营,走后留下一地垃圾,塑料餐盒、饮料瓶、食品包装袋、瓜子皮……有的丢在石头缝里。

王文彬不忍心自己钟爱的冰川受到垃圾的污染,如果垃圾太多,他会组织志愿者们一同捡拾。

4月28日,记者在一号冰川脚下看到,尽管享受了一个冬天的安静,但仍能在石缝中看到牛奶袋、瓜子皮、矿泉水瓶等物。此时,3名游客开车经过冰川入口后,来到冰川跟前,他们爬上冰川合影留念后,又开车离开。“我们就是顺路过来玩玩。”其中一名女子说。

据中国工程院研究报告,在现状气候条件不变情况下,一号冰川将在未来70-90年消失,极端升温条件下可在50年左右消失。

“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护冰川,就不会这么快消融了。”王文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爱冰川!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