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篇卷首语
做好生态环保必答题,绘就青山绿水新画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
2019年,甘肃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抓,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强力推进大气、水、土壤等重点污染治理,积极谋划实施黄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主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保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生态保护得到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绿色发展支撑不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我们这一年·2019答卷:生态环保篇之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
记者:请问,过去的一年,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良好成效,具体是如何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
王涛(省生态环境厅规划发展处副处长):2019年,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部署,对标生态环境部污染防治攻坚战“7+4”标志性战役和专项行动,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加强对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
蓝天保卫战方面,完成煤电机组10台计335.5万千瓦的超低排放改造,840家“散乱污”企业已完成整治781家,整治完成率为93%;完成1143台4183蒸吨燃煤锅炉整治,有序实施城乡居民取暖小火炉、土炕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开展柴油货车专项治理行动,14个市州16个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网络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建成14个市州所在地空气质量微测网,每月公布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排名。
碧水保卫战方面,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全省156个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治,纳入住建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18条黑臭水体基本完成整治。组织实施黄河干流、渭河流域、泾河、马莲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强化工业企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船舶码头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2016年前设立的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均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018年新批复的11个省级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中,4个已建成投运、3个主体建成、4个正在建设;全省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6%、90%以上,污泥地级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3%以上,142个国家重点镇已有112个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全省规模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配套比例达到92.44%,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年度任务;兰州、白银、陇南、临夏4个市州的码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完成比例均已达到75%以上。
经过治理后的大夏河,成为临夏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
净土保卫战方面,有序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安排2750万元支持37个县(市、区)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开展危险化学品关停搬迁企业遗留场地排查和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推进白银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白银昌元化工公司含铬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等重点项目实施。
治理后的白银东大沟
2019年,全省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3.59,同比下降3.5%。除兰州外,其余13个城市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4个市州政府所在地空气优良天数平均比率为93.1%,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PM2.5浓度均值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PM10浓度均值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9%。截至11月底,全省3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35个水质达到优良,优良比例达到92.1%,高于全国平均优良比例17个百分点,无劣V类断面水体。经自查,预计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
我省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基本建成环境空气监测网、水环境监测网、噪声环境监测网、辐射环境监测网、污染源监测网和预报预警监测网,生态状况监测网、土壤环境监测网、应急监测网正在加快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