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旅游 > 正文

临沂:发展红色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临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红色文化资源富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党政军首脑机关、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八路军第一纵队、新四军、华东局机关、华东野战军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这里涌现出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先模人物,形成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临沂视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近年来,临沂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沂蒙精神为根、以红色文化为魂,把握机遇、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沂蒙特色的红色旅游发展路子,有效带动了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奏响了乡村振兴新乐章。临沂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中国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沂蒙红色基因传承‘1+1+N’项目创新实践”项目获得第四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沂南县红色旅游发展案例》2020年入选了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沂南县全域旅游助力革命老区扶贫亮丽开篇、兰陵县压油沟“企业+政府+合作社+农户”的组合模式入选2020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

2021年上半年,全市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突破2200万人次,基本恢复到新冠疫情发生之前的2019年时水平。

保护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

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核心和基础。2020年,临沂市颁布了《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这是国内较早以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临沂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解决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编制完成《沂蒙红色精品线路建设规划》《临沂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临沂红色文化“十四五”规划》,先后印发《关于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红色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方案》《2021年度弘扬沂蒙精神工作方案》等文件,对红色文化旅游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对散布于乡村田野的红色资源,临沂市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建立健全了革命文物四级保护名录体系,全市共排查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10余处,公布了两批临沂市重点抗日战争遗址201处,两批红色堡垒村(镇)85处。建成沂蒙革命纪念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山小调活态纪念馆等20余处纪念馆、展览馆。2020年7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联合公布了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临沂9县全部列入其中。2021年初,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公布,临沂129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临沂多次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红色讲解员培训等,培养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红色讲解员。他们组成志愿小分队,到基层开展红色故事志愿讲解活动,扩大了沂蒙红色故事的知晓度和影响力。相关工作人员多次走访,收集整理革命事迹和红色故事,将革命文物图片资料制作成宣传展板,到农村、社区进行展览展示。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临沂深耕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增强了红色旅游的竞争力。

发展红色旅游 树立红色品牌

2020年以来,鲁南经济圈红色文旅大会、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推介、淮河生态带文化旅游嘉年华、“亲情沂蒙·红色临沂”长三角系列推介、“沂蒙红动中国”第五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临沂分会场)暨长三角百万车友自驾游沂蒙启动仪式、“百家旅行社、百家媒体走进沂蒙山踩线”等活动在临沂接连举办,进一步在全国树立了“亲情沂蒙·红色临沂”的品牌形象,扩大了红色旅游的影响力。今年,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选送的短视频《跟着共产党走》入选全国红色旅游主题公益广告。

以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临沂不断推动革命文物、红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依托孟良崮战役遗址、大青山战斗遗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王换于故居、祖秀莲故居等资源,打造了孟良崮景区、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岱崮地貌旅游区等26家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其中有5家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作为“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中国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临沂正以孟良崮、红嫂家乡等为核心范围,建设沂蒙精神纪念地旅游区,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逐步串联重点红色景区,打造红色旅游大道。在高速出入口、机场、汽车站、火车站、交通干线等重要节点,逐步设计体现沂蒙山特色的统一标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不断指导各景区(点)提升服务设施,丰富展示展览手段,增强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2021年夏季,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打造推出了沉浸式旅游演艺《沂蒙四季·红嫂》,受到了广泛好评。

为进一步发挥红色景区、红色旅游的承载作用、教育功能,临沂重点打造了3个品牌。一是红色教育品牌。针对党员干部,依托12处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和50余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特色培训课程,每年培训党员干部10万人次;针对中小学生,推动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开发《沂蒙精神教育系列读本》和校本课程,通过线下线上将红色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实现红色基因传承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相促进;针对广大群众,开展红色景区体验游、红色故事宣讲、流动博物馆进社区等活动。二是红色展览品牌。定期举办各类红色展览,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沂蒙精神展馆,“红色基因、薪火相承”革命文物展入选国家文物局主题展览推介项目,临沂市博物馆“跟着共产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沂蒙精神革命文物展”和莒南县博物馆“初心·使命—莒南县庆祝建党100周年革命历史专题展”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三是红色文艺品牌。先后推出电视连续剧《沂蒙》、电影《沂蒙六姐妹》《崮上情天》及《沂蒙山》《沂蒙情》《沂蒙红崖》《沂蒙组歌》《燕翼堂》《你永远是灯塔》《沂蒙妈妈》等精品剧目,获国家、省级多项大奖;成立20余支“沂蒙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活跃于村庄社区、田间地头,开展红色文艺精品剧目演出、红色歌曲演唱辅导培训、沂蒙精神宣讲,成为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力量。

坚持红绿结合 助力乡村振兴

蒙阴县岱崮镇大崮村因坐落在大崮山脚下而得名,是著名的大崮保卫战发生地,是省级传统古村落。近年来,此地把乡村旅游元素与当地产业相融合,积极搭建发展新的载体和平台,先后成立了大崮民俗旅游、丰溢蓝莓、长兴果品3个专业合作社,规划建设了崮乡民俗馆等旅游设施,以及农业主题公园和畜沼果一体化循环农业基础设施。如今,村民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和传统作坊,现已有12户经营着以“大崮小院·崮乡人家”为主题的农家乐。豆腐坊、锅饼坊、酿酒坊这样的传统加工作坊开得红红火火,助推了当地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临沂市着力将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一体规划、一体设计,把红色旅游与生态体验、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所在的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是典型的沂蒙山村,原本贫困落后,村庄布局和建筑风貌几十年没有变化。当地依托旧村进行旅游开发,将红色元素融入乡村游,纳军鞋、唱红歌、烙煎饼等,为游客提供了可参与互动的业态,建成了一处集红色影视拍摄、旅游观光、红色研学教育和美术写生等于一体的景区,不仅在全国影视行业颇有名气,还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振兴,村民纷纷脱贫,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截至目前,临沂已有包括常山庄在内的16个村入选全省100个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项目。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红色旅游景区周围迅速聚集起一批餐饮、住宿、旅游商品、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农民直接由一产转向三产,转化为产业工人和新型“市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蒙阴、沂水、沂南、费县等县依托较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当地经济增长新亮点;依靠“拥军鞋”发展起来的沂水“布鞋”、郯城县的“中国结”、临沭县的“柳编”等项目,都逐步发展成为当地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项目。临沂市先后打造了“沂蒙山”“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孟良崮”等一大批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品牌,“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扩大,有力带动了农民致富,推进了农村产业发展。

下一步,临沂市将进一步挖掘提炼沂蒙精神和沂蒙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策划活动、积极加大宣传,提升完善临沂红绿融合的旅游形象品牌;将继续推进“红色文旅+”深度融合,推动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与党性教育、乡村振兴、民生工程等的有效衔接,发挥好红色旅游的综合拉动、全面辐射作用,打造沂蒙红色研学旅行品牌;将持续不断提升红色旅游综合质量,打造一批红色景区,促进红色旅游提档升级,规范红色景区导游培训和上岗规范等;将以打造沂蒙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为契机,加快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红色旅游再上新台阶。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