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企业 > 正文

税务力量助推“淮安制造”添动力增信心

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会议同时决定,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按半年享受加计扣除优惠,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由次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改为当年10月份预缴时即可扣除。作为今年结构性减税中力度最大的一项政策,会为淮安的制造业企业带来哪些利好呢?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提高比例 缩短周期

  研发费用减税政策再升级

如何理解这一新的政策?国家税务总局淮安市税务局孙晓峰向记者做了详细解释。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则主要适用于企业所得税部分。制造企业需要缴纳所得税部分可以理解为其盈利部分,即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部分。而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则是在成本和费用基础上新增的一项减额。”孙晓峰说,以税率为25%为例,一家企业当年收入2000万元,刨去成本和费用共计1000万元,剩余1000万元部分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即应纳税所得额。假设成本和费用1000万元中有500万元研发费用满足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原来的政策是将该500万元研发费用按75%比例进行再次扣除,意味着企业仅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为(1000万元—500万元*75%)*25%=156.25万元。现在按照100%比例进行再次扣除,意味着企业所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为(1000万元—500万元*100%)*25%=125万元。企业投入研发的费用越多,享受的税收优惠就越大。

另一方面,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清缴核算方式也与之前有很大不同。“之前只有在次年汇算清缴时才计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部分,而现在在当年10月份就可以享受上半年的优惠。”孙晓峰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企业能尽早受惠,有宽裕的资金池用来周转、发展。

  加注信心 增添动力

  制造企业创新发展势头足

作为正聚力培育特色鲜明、产业链协同联动水平高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淮安,加大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力度无疑是关键一招。税收新政的出台,让在淮的制造业企业纷纷表示,为企业大力推进创新吃下了定心丸。

江苏共创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目前最大的人造草坪单体工厂,产品畅销欧美。走进位于江苏淮安的人造草坪生产基地,立刻就会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足球场、高尔夫球场、花园、道路隔离带……装点出这一抹抹新绿的正是共创的“拳头产品”——人造草坪。

在公司飞速发展的进程中,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发挥着积极作用。“2017-2019三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共计1.48亿元,享受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9978.63万元。由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按照15%的优惠税率,优惠税率就让我们近三年享受减税达7000万元。”公司财务负责人高松欣喜地表示,分量十足的减税‘大礼包’打通了企业的创新之路,近年来公司先后引入中科院专家博士、行业带头人作为企业研发负责人,组建了近300人的行业一流研发、科技团队。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生产设备工艺的基础上,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已被国际足联(FIFA)评定为全球首选供应商之一。“新政不仅提高了比例,还缩短了周期,按照公司近年来年均5000万元左右的研发投入,预计今年又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多扣除1250万元,为进一步轻装前行,加快自主创新增添动力。” 高松说。

“当我们得知这一消息时非常高兴,最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机制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来自国家的帮扶,企业发展的底气更足了。”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的会计刘金雷说,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医药生产经营的高新科技制造企业。近年来,企业不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频频开发出颇受市场欢迎的新药。受益于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2019年企业投入研发费用7100余万元,税前加计扣除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4519.92万元,相当于多减免了企业所得税1129.98万元。2020年企业全年投入研发费8018万元,预计可减免企业所得税1500万元左右。受新政策激励,企业今年的研发投入将增长至1.11亿元,预计又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多扣除2775万元。(通讯员:杨丹丹 冯海旭)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