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 魏婕
本报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带来了一份《关于以数字技术驱动健康医疗事业平衡充分发展的建议》,提倡医疗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积极融合,以数字技术助力 “数字中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有业内人士称,大数据作为连接的纽带,是“互联网+医药”的核心,也是最大的难题,随着中国老龄化在加快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多,“互联网+医药”应该大有可为。
目前,已有众多医药企业开始利用大数据来促进发展。据了解,身处传统中医药行业的江苏必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必康股份”)为了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投资50亿元建设山阳·必康国家中药材战略储备库暨大数据交易平台项目(以下简称“山阳三期”),将海量数据收集后,在云平台进行开放式的应用创新和推广,一方面用于对内部生产、研发、仓储、物流、营销、体验等各环节进行优化和预警,另一方面为个人、企业、政府提供定制化、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医药”加速发展
马化腾表示,“当前‘互联网+’正进入新阶段,要求与传统行业在知识上、业务上、应用上更深度融合”。
2018年两会上,“创新”一词被代表委员们频频提到。全国人大代表、58集团首席执行官姚劲波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悄然结合,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构成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未来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将加速融合,带动新服务业变革升级。强化数字经济与新服务业发展,将成为企业、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马化腾也表示,“当前‘互联网+’正进入新阶段,要求与传统行业在知识上、业务上、应用上更深度融合”。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五年,政府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着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在2018年,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必康股份的山阳三期正体现了传统行业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
据了解,必康股份山阳三期开始于2016年1月,建设周期为36个月,总投资为50亿元,占地面积860亩,总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项目功能包括智能物流中心、中医药研发中心、中成药数字工厂、植物提取中心、中医智慧体验中心等,分别从运输、研发、生产、原料、品牌等方面对中药产品进行全面优化。
其中,智能物流中心应用物联网感知、无线射频、电子标签等技术,对库存货物的批次、保质期等进行管理,确保中药材库存的真实性,合理保持和控制库存,提高仓储、物流调配的工作效率,同时,基于数据分析指导药材源头科学种植,实现药材品目数字化、种植过程可视化、质量可追溯。
中医药研发中心联合外部专业科研机构,打造智能研发实验中心,从选题、组方研究、制剂选择、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质量稳定性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中医药全流程研究实验智能化,实现技术研发环境全流程覆盖,快速将新技术、新想法进行产品原型化,缩短测试周期,提高“中试阶段”的时间效率,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
中成药数字工厂利用仿真模拟、物联网技术和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服务,通过整体可视技术进行推理预测,并运营三维、仿真及多媒体技术,将实境扩增展示设计与制造过程,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和计划合理性,实现生产的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医药产业扶贫
大数据交易平台项目把陕西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中医药产业基础优势激发出来,发挥特色产业的扶贫作用。
中医药企业在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的同时,也践行了产业扶贫的理念。
此次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呼吁建立产业扶贫系统政策措施。所谓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他认为,“产业扶贫的本质是一种内生发展机制,目的在于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因此,必须采取系统政策和措施”。
必康股份建立山阳三期,试图通过中医药产业撬动地方经济活力,成为陕西省脱贫攻坚战的一股重要力量。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是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国家连片特困片区县,2015年底贫困发生率高达23.1%,且现有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高寒边远山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欠缺,产业发展滞后,大部分贫困人口劳动能力弱,且多数还伴有残疾或重大病患,自我发展力量不够,脱贫成本高、难度大。
必康股份意识到,陕西省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素有“秦地多名医,秦地无闲草”之称,在中医药产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国家中药材战略储备库暨大数据交易平台项目则能把陕西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中医药产业基础优势激发出来,发挥特色产业的扶贫作用。
必康股份方面表示,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公司平均年营业收入可达84.7亿元,将大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和人均收入,并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健康产业、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业发展。
必康股份新医药产业综合体智能制造区域实景图。
中医药发展迎来春天
中医理论中关于‘治未病’、调理、预防与治疗并重的等理念,显然是无法仅靠西药完成的。
此次两会上,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再一次得到强调。
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中医药既可以治病,又可以防病,在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药走向世界有利于全人类健康。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同时,更要让中国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下一阶段,一方面扩大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培养近万名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尤为重视。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的实施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作为中医药领域的根本大法,该法将党和国家的中医药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将各级政府发展中医药的职责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在中医诊所、中医医师准入、中药管理等多个方面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创新。
在此背景下,必康股份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响应国家政策,聚焦中医药产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为发展主线,推进中医药产业走向复兴,实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扬光大传统中医药理念、知识、技术、产业的目的。
必康股份总裁香兴福曾表示,“中医药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在我国医药行业总盘子里,中医药板块的占比只有20%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养生、养老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中医理论中关于‘治未病’、调理、预防与治疗并重的等理念,显然是无法仅靠西药完成的。因此,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是提高我国医药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集团近年来全力打造的大健康生态平台,以人体健康大数据的搜集、分析为基础,运用工业4.0柔性设计、柔性定制的现代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健康产品服务,从而实现“只有买,没有卖”的全新交易模式。这一交易模式与中医药产业“治未病”理念高度统一,将实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扬光大传统中医药理念、知识、技术、产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