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市界 冯晨晨
编辑|老拿
3月18日,茅台股价再度“飞天”。截至收盘,贵州茅台大涨4.22%,报收810.09元/股,总市值突破万亿,盘中更是创下814.53元/股的历史新高。实际上,自2018年以来,茅台市值已经第四次突破万亿。
对此,茅台的忠实铁粉,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转发微博称,“茅台万亿市值又成了某些眼红人口诛笔伐的对象,年利润300亿的公司不配有万亿市值吗?酒喝多了的确是不好,但不影响他的利润和市值,科技对社会贡献大,但社会价值并不等于投资价值,对社会贡献大的也有大牛股阿里和腾讯,只是没在A股罢了不能忽视其存在,从过往几年看,茅台的社会价值的确是远没有某些科技、医疗、能源等价值大,但从投资价值上讲,茅台远胜其他。”
据茅台财报显示,经其初步核算,2018年度生产茅台酒基酒约4.97万吨,系列酒基酒约2.05万吨;实现营业总收入7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3%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5%左右。
此外,茅台2019年度计划安排营业总收入增长14%,按2018年的750亿元计算,2019年度营收将超850亿元,突破千亿大关,也就是近两年的问题。
茅台能涨到多高,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2014年以后,伴随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高端白酒消费需求复苏,且长期驱动逻辑已经转向大众消费升级。高端白酒的个人消费需求,自2012年的18%上行至2016年的50%,相比于政务、商务需求,大众消费稳定性更高、持久性更长。
据万德数据显示,茅台目前的主要营收来源为茅台酒,占比高达85.8%,价格覆盖100-1000元价格带的系列酒,所占比重不到10%。
不过,随着系列酒的持续放量与发力,其销售收入占比自2014年3%提升至2017年的9.9%,预计吨酒价2020年达到40万元,将进一步提高茅台的营业收入。
此前,国盛证券研报还曾分析过“茅台神话”的3个原因。
1、深厚的品牌文化积淀——不可复制性。茅台历史悠久,是中国白酒的符号象征,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大奖,品牌价值位列2018年全球50大最具价值列酒品牌榜首。
2、酿酒工艺复杂——供给端稀缺。茅台生产周期达5年以上,生产地域受限且工艺复杂,决定了其供给端稀缺属性。茅台当年的基酒产量影响4年后的成品酒供给,因而根据茅台2014-15年基酒产量推算2018-20年成品酒供应紧张。
3、具备提价空间和能力——卖方市场。回顾茅台提价历程,发现经济增长、供需失衡、渠道管控、大众消费升级是提价主动因。
总体而言,茅台股价短时间内应继续呈上升趋势。看来,还得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