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建林 战略定位专家
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教授在其大作《智能商业》中深刻揭示了,为什成立不到20年、10年的互联网公司超过诸多老牌企业如通用电气、IBM等,成为全球市值前十名,其原因在于它们是新物种新品类,它们共同的成长特征是利用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低成本满足了海量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且不断提升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这就是智能商业的典型企业。这些公司中包括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阿里巴巴和腾讯,它们都成为所在行业的品类之王:在顾客心智中成为首选,占据较大的心智和市场份额,它们通过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标准主导行业发展。但这只是智能商业的冰山一角,未来由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全新的商业基础设施大规模普及,商业进入智能化时代,所有行业在智能化时代,都值得升级重做一遍,各行各业会产生大量新的品类王。
智能商业时代,有三个明显特征:其一,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帮助下,释放顾客大量个性化的需求,会催生大量的新品类、新机会。其二,互联网消除了地域边界和层级枷锁,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换言之,所在品类品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而且面向全球,再小的品牌也可以全球化。其三,由于时时在线,天天互动,任何品牌与顾客之间都可以建立多元化立体的关系,品牌必须有温度、有情怀,是一个赋予人格化的生命体。谷歌公司的“不作恶”信条,腾讯公司的“科技向善”,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以及将科技和人文完美结合给用户极致体验的苹果公司,无不在彰显品牌的温度和情怀。
可以看出,在智能商业时代,品牌是具备成为品类王的天然条件和优势。关键是要掌握成为品类王的规律和方法。苹果公司和阿里巴巴是运用智能商业孕育品类王的典范:
(苹果和阿里巴巴不断孵化品类王)
苹果公司的故事已经广为人知,乔布斯回归前的苹果接近破产,回归后的乔布斯不断通过聚焦的方式开创和主导新品类,实现一次次的突破是增长,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从imac、ipod、到改变一个时代ipone、ipad、iwatch,最终成就全球市值之王。 阿里巴巴通过B2B、C2C、不断孵化裂变出B2C、支付宝、蚂蚁金服、菜鸟物流、阿里云,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新经济体。
品牌如何才能成为品类王?中外企业和咨询服务机构业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结合我们十多年的商业实战和服务经验总结,概括为“发现、定义、引领、主宰”四大战略阶段,表述为四句话:趋势性洞察、系统性定义、飞轮性引领和高标准主导。
趋势性洞察,就是通过品类分化和战略定位的工具,帮助品牌回答你身在何处,你从哪里来,将来在哪里对你发展最为有利。通过工具洞察发现可行性机会,抓住机会就必须让用户真切感知价值,要让用户感知价值:就要用品牌系统性定义品类——品类命名、品牌命名、品牌定位、核心单品、标志性视觉、传播信任状、确定原点人群等一系列策划活动,完成初步的品类设计和市场测试,确定品类机会和价值的可操作性。接下来就进入品类飞轮性引领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就是围绕品类和品牌定位,建设和规划顾客可感知的独特配称和运营活动,如营销4P等,建设和规划支撑品牌战略定位的组织结构、制度、流程、商业模式等管理性配称,体系化构建系统竞争优势。然后,有效运用心智规律,通过公关启动,让品牌引领品类发展,展现“飞轮效应”,实现高速成长。由于竞争无处无时不在,要确品牌保先发优势,必须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提高行业标准,扩大品类需求,主导用户心智,构筑和抬高进入者门槛和成本,才能真正实现品类之王。品牌一旦与品类画上等号,成为品类的代名词,品牌本身就成为流量,成为消费者需求的心智入口,也就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导权和溢价权。同时,在主宰阶段,企业必须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品类做准备,帮助企业不断孵化品类王保持可持续增长。成长为品类王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任务和要求,也有对应的规律和方法,必须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在我们服务的品牌案例中,既有有初创型品牌如婚法通APP和童创作少儿美术教育、也有成长型品牌如燕加隆和柏金地板,更有处在洗牌期和主导期的品牌如上市公司圣象集团和宏源,导入品类王战略都取得突破性的业绩和盈利高增长。还是德鲁克大师直言要害:成果是检验战略成效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品类王战略的确是成就品牌和企业的不二利器。
作者高建林:战略定位专家,品类王战略思想创建者和实践者,《品类经济学》发起人,成功挽救世界三大咨询方法服务失效的品牌第一人,十五年战略管理和咨询服务经验,广东深圳管理咨询协会战略定位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