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日本在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定中,做出了相当大的让利,这使得美国在日韩紧张的贸易关系中拉起了偏架。不过,美国对日本的偏袒引起韩国的强烈不满。日本在日韩纠纷前期强硬的不合作态度,也随着韩国持久的"抵制日货"活动以及芯片材料供应渠道逐渐的转移,而渐渐呈骑虎难下之势。
中国是一个氟化氢气体生产大国,有着24万吨产能规模,一直是日本的重要进口来源。日本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后,加工成高纯度的芯片材料,最后出口到韩国,凭借其独到的技术,一直把持着韩国90%以上的高纯度材料的市场。这使得日本在韩国的半导体产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两个月前,日本突然限制韩国进口日本的三种高科技芯片原材料。日本几乎是从根源上切断韩国半导体产业链,占GDP四分之一的国民支柱产业遭受打击,使得韩国十分焦急。韩国国民抵制日本的情绪空前高涨。
不过,7月,韩国开始跳过日本,直接在中国找到符合要求的氟化氢气体供应商,再加上此前的库存,使得韩国半导体产业在这两个月的时间依旧能够正常运转。此外,有消息称,日本限制的光刻胶,韩国三星也在比利时找到了相应的供应商。不过,据日媒报道,该供应商很可能是日本公司JSR在比利时持有多数股权的合资公司。对此,三星拒绝予以确认。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受此消息的影响,日本8月先后宣布批准两种材料的对韩出口,其中就包括光刻胶。
近期,韩国已经开始着手制定产业扶持计划,并于8月19日宣布"强调发展高新材料,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反制战略。先期将在两年内投入5万亿韩元(约295亿元人民币),用于本国半导体研发;接着利用初步研发成果低价供货中国,进而赚取资金继续投入研究。
据日媒9月4日消息, 韩国三星电子已开始试用韩国生产的高纯度氟化氢气体生产芯片,以应对日本的出口限制。该公司于8月底开始在一条生产线上进行切换氟化氢气体,先期从影响较小的部分开始切换,观察是否对芯片质量有所影响。
随着日韩贸易关系不和谐的持续酝酿,一些日本企业坐不住了,开始积极寻找绕过限制令向韩国出口高纯度材料的途径。据日媒报道,森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就将于今年通过合资企业,在中国开启生产高纯度氟化氢计划,除了供应中国的芯片制造商以外,也是想通过中国,实现对三星电子的氟化氢供应。
日本针对韩国的限制令,短期看来,虽然双方都有损失,但确实对韩国经济负面影响更大;然而,从长期看,对日本则更不利,经济全球化的现在,替代供应商大部分是可以找到的,而找不到的,韩国也开始独立研发。最终日本在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性很可能会逐渐下降。
日韩的半导体之争不仅刺激了韩国企业积极投入研发半导体材料提纯技术,也推动着成为韩国新供应商的中国企业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与金钱去突破这一技术,抓住这个机遇,逆风而上。氟化工概念股也因此表现抢眼。据报道,韩国宣布测试中国氟化氢时,三美股份等氟化工概念就涨了6%。
或许中国目前还不能与日韩在芯片领域争锋,但是未来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对应的优惠政策、巨额的研发资金其实也在推动着中国芯片产业链的发展。而供货韩国只是中国芯片产业迈进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