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企业 > 正文

里格177圈层人物:琢然美成董事长王涛,李连杰是他的顾客

第三期人物:琢然美成金丝楠木董事长 王涛

2017年有一条很火的新闻,湖北省恩施一个农民的房子面临拆迁。临拆迁前,专家鉴定出老屋已有400年历史,整栋用料都是小叶桢楠——俗称金丝楠木,古屋的市场价值不低于8亿!

一个乡村老屋为何这么值钱?除了历史悠久,更因为其原材料是金丝楠木,又称“帝王木”。在中国古代,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建筑、家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皇帝的龙椅。朝廷还规定,民间不得擅自使用金丝楠木,否则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

\

这次我们采访的王涛,他的企业深耕金丝楠木行业十几年,李连杰都是他的顾客之一。

走进成都汇锦广场A座16楼,让人有种穿越的感觉,这里摆放的全是古色古香的金丝楠木家具,营造出书房、茶室、办公室、会客厅、卧房等各种场景。所有作品的原材料都是有着上千年树龄的小叶桢楠,其中小叶桢楠的乌木更是历史久远,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

这一层楼都是王涛旗下“琢然美成金丝楠木”的区域,分为作品展示、客户接待和公司办公。此外,王涛在成都金堂、温江以及福建莆田,均有面积不等的工厂。在北京也有展厅。其每一件金丝楠木家具,表面看起来都如同绸缎一般,从内到外散发着温润的光芒,那是时间沉淀的力量。

\

在一个茶室里,我们见到了王涛,他很清瘦,有一种书生气,说话语速很快。东南大学政治学毕业的他,自称经商是“不务正业”,但我们聊到金丝楠木时,他格外认真,屡次提到一个词——工匠精神。

2007年,33岁的王涛开始接触金丝楠木,起初是做原材料买卖。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一个澳门商人,赚了227750元,为了纪念这个数字,他还曾一度将其作为银行卡密码。

机缘巧合下,王涛结识了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老先生。罗哲文师从梁思成,对中国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有杰出贡献。

他告诉王涛,金丝楠木由于原材料稀缺、纹理瑰丽、香味独特,以前因其“皇家”身份而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一定很有市场。

得高人点拨,王涛决定把这个事业做好,从金丝楠木原材料买卖转型到做加工。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决定差点让他破产。

\

2010年——2012年,是王涛最困难的时期。金丝楠木加工是个重资产的行业,首先是原材料贵重,其次工厂、工匠、公司运营等等,无一不是高昂成本。

“在中国,生产型企业不是人做的,是神做的。”王涛感慨道,那时候,企业面临资金问题,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关键时刻,一个贵人伸出了援手。

这位叫李占军的朋友很喜欢金丝楠木,曾经去王涛的工厂参观过。王涛硬着头皮去他公司借钱,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没曾想李先生当即拿出20万现金摆在了他面前。后来,王涛才知道,这20万本来是李占军要给自己员工发的工资。

商场如战场,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王涛至今跟李占军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

2013年,央视等主流媒体开始大量报道金丝楠木,曾经只有皇家才能享用的“帝王木”逐渐被民间越来越多人熟知。

趁着市场的火热,王涛的事业开始了井喷式发展。他的金丝楠木家具因为原材料可靠、做工精良,积累了一批高端圈层的种子客户。大家口口相传,朋友带朋友,口碑和信任逐渐积累起来。

如今,王涛的金丝楠木产品在四川拔得头筹,在全国也位于前列。他有两个品牌,一个是“琢然美成”,定位最顶端;另一个是“铜雀台”,定位中高端。收藏、增值和传承,是金丝楠木的价值所在。它的消费群体是塔尖圈层那一群小众。

产品的属性,决定了这是一个圈层的生意。王涛的客户,包括上海汤臣一品的老板,以及中国人都认识的明星李连杰。

\

金丝楠木市场鱼龙混杂,王涛始终强调“工匠精神”,这是他赢得客户信赖的基础。名牌大学的学习经历让他持有一份知识分子的坚守,这份情怀,随生命历程盘根错节,成为他人生和事业可依托的高木。

首先,王涛一直坚守原材料“货真价实”。全世界的楠木一百多种,在中国也有三十多种,而金丝楠木只有唯一的一种,即产自四川的小叶桢楠。市场上的金丝楠木好坏难辨,王涛十几年坚持用小叶桢楠为唯一原材料。

王涛表示,金丝楠木原材料的年份可以用碳十四技术做检测,四川也有专业的鉴定机构。而他多年来积累的口碑,让客户非常信任,买他产品的人从不会怀疑有假。

此外,金丝楠木加工是一个技术活。在中国,木工最好的师傅在苏州,漆工最好的师傅在南充,雕工最好的师傅在东阳。王涛就请这些最好的师傅来成都,帮他做加工。

曾经,华侨城的老板听闻王涛的工匠手艺好,想请王涛帮忙做一个海南黄花梨家具,被王涛拒绝了。这个老板以为是嫌钱少,表示愿意出两倍价钱。王涛不得不告诉他,自己的工厂设备、刀具、仓储等等,全是为金丝楠木服务,不做其他的木料。

“市场上诱惑很多,你必须足够专注。”王涛认为,太多人对工匠精神有误会,或者只是浮于表面。工匠精神不是指非要去做手艺、做木工,而是以专业、专心、专注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事业,这也普遍适用于对待一桩业务、一个朋友、一份感情。

\

他的这种观点正是这个浮躁的社会所需要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都在提“工匠精神”,这更需要时间的检验,而不是自我标榜,自我吹嘘。

在日本有许多传承上百年的家庭企业,一家人世世代代只做一件事,比如大家熟知的“寿司之神”。在德国,有媒体做过调查,德国工业4.0领先全球,很大原因就来自那些专注一件事的小企业。它们不像中国人所追捧的Google、Facebook能在一夜间迅速积累财富,也不像微软、GE那样富可敌国。它们往往偏安一隅,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目标,稳定而专注地在一个领域发展。它们可能是“小公司”,也可能是“慢公司”,甚至还可能看起来是“笨公司”,但稳定的业绩和成长表明它们绝不是“差公司”。

\

王涛的企业也是如此,很专注、很低调,但是客户名单拉出来,都不是等闲之辈。

他的坚守不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也得到了文化圈学者的认可,比如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研究员周京南,他目前是王涛企业的文化顾问。

深宫之中的金丝楠木走向民间,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一种文化的发扬。

王涛说自己退休后想云游四海,去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瑞典博物馆等等全球最知名的博物馆,看一看那里收藏的金丝楠木古董。

“我希望未来三年就能达成这个愿望。”王涛对自己的品牌和团队很有信心,即便自己不在公司,企业依旧能够正常运转,因为他有一批非常忠实的客户。这是多年匠心积累起来的口碑,那才是无价的财富。

\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