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动态 > 正文

贫困生也能拥有多彩人生

 近日,在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汽车维修实操。近年来,当地依托职业学校教学资源,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职业培训,助力就业。新华社发

  “毕业后,我通过校企合作到阿克苏市红旗坡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作,3个月实习期结束后,每月工资收入2500元至4000元。”如今,家住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铁热克村的库都斯·库尔班,已经顺利从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并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让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学习一门技能、让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和儿童掌握普通话、推进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工作、推进贫困县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正在成为现实。

  职业教育: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在云南省宁蒗县,每年有2000多名“两后生”。最近几年,宁蒗县大力落实免费职业教育招生“托底”政策,对于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两后生”,宁蒗县教育部门积极与省内外职业学校进行对接,动员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走出去”参加职业教育,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方式,也是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手段。

  不止针对适龄在校生,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育部面向52个未摘帽贫困县的1113个贫困村,督促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对未设中职学校的贫困县,教育部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通过新建中等职业学校、就近异地就读、普教开设职教班等多种举措,满足适龄人口和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

  “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圆了大学梦,我真幸运赶上了这样的好时代。”去年9月,河北省饶阳县的“蔬菜大王”宋长江有了一个新身份——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学生。2019年秋季,通过参加高职扩招,全国有3.5万名高素质农民和宋长江一样,从乡村的田埂迈进了大学的校门。

  为充分释放高职扩招的政策利好,农业农村部、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新型农民、乡村工匠、农村电商等人才培养,力争经过5年努力,培养100万名接受学历职业教育、具备市场开拓意识、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高素质农民,形成一支“永久牌”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

  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教育技能扶贫研究课题组”研究指出,近年来职业教育培训范围逐步从过去单一的送教下乡、农民短期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转向更加系统的全日制学校人才培养、东西部合作办学、全行业全产业在职培训以及各种灵活多样的专门化社会技能培训项目。

  秦龙江是贵州省安顺市民族中等职业学校首届航海捕捞专业“海洋班”毕业生,现在能操控万吨巨轮乘风破浪,他也成为家人幸福生活的依靠。在内陆安顺培养出优秀的船员,离不开青岛海运职业学校的助力。

  而在上海,短短7年间,几乎每所上海的中职学校都有一所西部地区的结对学校,成立职教联盟,“一校为主,多校对一”的精准帮扶正在托起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腾飞梦”。在精准帮扶的过程中,职教联盟积极探索专业共建支援,立足当地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专业建设,以“专业适配”的人才队伍助推区域产业发展。

  “在提倡贫困地区自己发展好职业教育的同时,我们实施了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计划,让东部的职业教育集团来帮扶西部:一是帮助建立实用的专业,二是要让欠发达地区或者贫困地区的学生到东部地区接受优质职业教育,以后能够在当地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