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动态 > 正文

证监会督促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 企查查“应穿尽穿”助力高效审查

近日,多家企业撤回材料终止IPO,究其原因是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关于加强首发上市企业审核的文件、规定,进一步扎紧审核的口子,让弄虚作假、意图闯关的企业知难而退。

IPO的审核标准未变,但审核要求逐步趋严,伴随上市标准开放多元化,企业资质确实有所下滑。当下上市节奏加快,因此审查信息披露的密度增强,投行等中介的工作愈发繁琐,为此,企查查升级股权穿透功能,为投行审查工作人员提供股权穿透报告参考,辅助提高工作效率。

企查查股权穿透报告,针对企业股东情况,逐一进行穿透,直至穿透到自然人,党政机关,海外企业等无法继续穿透的主体,对股东个数,穿透层数,穿透路径予以统计归纳展示。突破以往股权穿透6层,10层的限制,做到股东信息应穿尽穿,揭露企业股权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企查查APP-报告

据证监会官网介绍,近年来,一些投资者通过股权代持、多层嵌套机构股东间接持股等方式,隐藏在拟上市企业名义股东背后,形成“影子股东”,在企业临近上市前入股或低价取得股份,上市后获取巨大利益,背后可能存在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证监会制定《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下称“指引”)。

具有官方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企查查,目前涵盖2亿家企业数据,可以通过清洗和关联为每家企业做CT,锁定背后的实际控制人,这与《指引》中的股东信息披露要求不谋而合,企查查股权穿透图展现多方位、清晰的股权关系,降低了投行等中介机构从数百家公司中人工筛选、抽丝剥茧找关联的难度,同时可担任查漏补缺的帮手。

图片来源:企查查官网-股权穿透报告

IPO审查相关文件陆续出台,企业作为发行人需自查内部存在的问题,蒙混闯关不可取,企业被查出“有瑕疵”,中介机构也将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发行人和中介机构都应谨慎对待,做好企业尽调工作。

编辑:
返回顶部